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3(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主题展开,涉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条约以及其影响。试题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及论述题等多种题型,旨在考察学生对于该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所涉及的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下的傀儡政权,并且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894年               D.1900年 2.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禁烟运动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 A.2100万元             B.2亿两    C.4.5亿两              D.9.8亿两 4.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 B.侵略者都是由海上登陆进犯津京 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 D.战后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5.《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是因为(  ) A.《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B.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D.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除暴安良”      D.“还我河山” 7.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侵略中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8.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 A.虎门战役             B.大沽口战役    C.青浦战役             D.廊坊、杨村战役 9.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相同点是(  ) A.以外国教堂、租界为进攻目标    B.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群众 C.被那拉氏出卖而失败            D.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爱国运动                                                           (仙桃市2001年) 10.《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丽水市2002年)

二.填空题 11._____年,西摩尔率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2._____年,清政府与11国签定《__________》,使中国_____ 沦为_____________社会。

三.动脑筋 13.清政府自1840年以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你知道的有哪些? 14.截取于《中华历史五千年》之《晚清悲歌》有关内容。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回答: (1)“北京二度被占领”是哪两次? (2)“赔巨款,派驻兵”中“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材料二  《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回答:结合材料一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观点的看法。

16.中广网天津消息(记者张梦薇  赵凯) 天津大沽炮台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方案日前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大沽炮台坐落在中国天津塘沽区大沽海口,修建于明代后期。改造建设中的大沽炮台遗址公园,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100公顷,预计2004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天津市重要旅游景区。 回答:天津大沽炮台遗址公园为什么会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7.《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

18.“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辛丑条约》 回答:上述文字对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造成的影响。 (黄石市2001年)

四.议一议 19.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了中国大片領土。欧洲列强纷纷效尤,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准备瓜分中国。一些爱国的中上层人士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希望通过內部改革振兴中国,避免瓜分,但遭到当权集团的镇压而失败。广大下层群众和部分爱国士绅则掀起了群众性的义和团反帝运动,直接与侵略者对抗。   材料二  战争初期,前线爱国官兵与义和团协同作战,在天津一带阻截敌军近一个月之久,并杀伤了大量敌军。一位外国军官惊呼:“我曾经见到过世界各地的战斗,但从来没有见到过像对付这些未经训练过的中国人更为艰苦的战斗。”   材料三  侵略军攻占北京。清廷仓皇出逃。至此,清王朝一意求和。为了讨好侵略者,慈禧在逃亡途中下令恢复对义和团的镇压。慈禧则公开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清廷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爱国军民英勇頑强的反抗斗争未能挽救中国战败的命运。但这种斗争绝不是徒劳无益的。   材料四  北京陷落后,一些侵略者鼓吹趁机瓜分中国,但一些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冷静思考的侵略者则予以反对。战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曾积极准备瓜分中国,但战后却基本上放弃了瓜分的计划,决定继续维持中国半独立的地位。   材料五  1900年8月,正当侵略军为攻占北京欢呼狂饮时,对中国了解颇深的赫德却从对这场战争的思考中敏锐地预感到历史将转向不利于帝国主义的方向。他在一篇为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咨询的文章中写道:“无论如何外国人决不能期望永远保持他们的治外法权地位以及中国被迫让与的那种种通商条件。”“外国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当我们为今天的中国自豪时,应该以崇敬和感激的心情缅怀当年那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为反抗侵略浴血奋战,令瓦德西、赫德等深感畏畏惧的无数平凡的先辈!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 根据材料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说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绝不是徒劳无益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4) 造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放弃瓜分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5) 材料五中赫德的言语是否正确?比较2000年的中国与1900年的中国,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 1D  2B      5D  6B    8D  9D   10D 11.1900年;英;法;德;美;俄;日;意;奥.12.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 13.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鼓励学生回答课本以外的条约。 14.(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5亿两;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15.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16.曾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18.(1)政治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完整;(2)经济上: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3)军事上: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19.(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它使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反抗侵略的顽强斗志和极大的斗争潜力,迫使其侵略野心不得不有所收敛;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和虚弱,增强了推翻它的决心和信心.(4)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5)点拨:基本正确.比较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5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