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丝厂 3.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淞沪铁路 4.下列关于詹天佑的事迹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京张铁路路轨铺设采用“之”字形减缓坡度 D.京张铁路质量虽好,但造价昂贵 5.洋务派当时所办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6.下列历史活动与左宗棠无关的一项是( ) 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率军进入新疆,大败阿古柏 C. 开办福州船政局 D. 镇压义和团运动 7.《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这部分人主要是①官僚②地主 ③民族资本家 ④商人 ⑤华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8.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些抵制 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绍兴市2002年)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冈市2001年)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11.《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湖州市2002年) 二.填空题 12.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_____________。1881年,天津至_____________之间的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13.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其中,张之洞创办了_____________和汉阳铁厂等。19世纪末,张謇在其家乡南通创办了_____________
三.动脑筋 1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指责清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家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巧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人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 左宗棠说:“泰西(指西方国家)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籍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长其能不可也。” ——《左文襄公文集·奏稿》 材料三 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胥(皆)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 ——《洋务运动》 第一卷 材料四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回答:(1)根据材料说说他们对待近代技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3)归纳材料三、材料四,他们反对洋务运动的理由是什么?
15.毛泽东同志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有4个人不能忘记,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回答:(1)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
(2)你对张謇考中了状元,不做官而去办实业有何感想?
16.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詹天佑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舍出全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詹天佑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青龙桥站敬立了詹天佑的铜像。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永远受到人民的崇敬! 材料二: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1987年11月建成开放。 回答: (1)把詹天佑的铜像立在青龙桥,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建詹天佑纪念馆的依据是什么?
(2)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迹?自己如何学习呢?
四.议一议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和“敌外国”相提的。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与“外患”频仍之时,洋务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人民,才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洋务运动实践的结果必然否定了“敌外国”。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那么它只能是沿着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这一点在所有列强都愿意支持办洋务的事实上得到证明。 材料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材料三:洋务派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材料四: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材料五:李鸿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作为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晚年致力于洋务事业,以求在维持原有封建统治基础上实现国家富强,同时也为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增加砝码。在李鸿章的努力倡导下,洋务运动风风火火搞了三十多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与邻国日本一样引导中国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反而是更深地卷入了国家和民族苦难的深渊。但毕竟近代中国落后、境遇悲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当时所处国际大背景的制约。因此,不能完全否认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回答: (1)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的旗号是什么?洋务运动的结果怎样?
(2)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根据材料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D2.A3.B4.D5.D6.D7.B8.D9.D10.D11.B 12.报局;上海.13.湖北织布局;大生纱厂. 14.(1)李鸿章和左宗棠主张利用外国的技术发展中国的技术;王文韶和倭仁等把外国的先进技术斥为奇巧淫巧,反对学习外国技术。(2)赞同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观点。引进外国的技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3)第一,引进机器会造成失业;第二,会使中国完全归附于外国。 15.(1)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2)点拨:此问较为开放,可从张謇爱国的品德和执着的精神等方面谈感想。 16.(1)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在青龙桥设计了人字形轨道。在八达岭开凿了隧道。(2)如刻苦钻研、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建造京张铁路等事迹。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如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17.(1)维护清朝的统治;“自强”“求富”;失败。(2)点拨:此题较为开放。同意哪种观点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