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7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试题(华师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新文化运动》展开。试卷内容涵盖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贡献、主要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等知识点。通过选择题、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核心理念、重要人物及其贡献,并理解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革命进程的重要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针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运动,旨在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复古逆流,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7课 新文化运动

参谋意见

本课介绍了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面对民国初年思想文化领域的封建复古逆流挺身而出,为打破传统精神枷锁针锋相对地展开激烈斗争,揭示了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学习本课,同学们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自学流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为什么《新青年》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激进民主主义者究竟是怎样启迪国民同封建主义展开彻底斗争的呢?

4.什么是民主与科学?为什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民主与科学有何重要意义?

5.朗诵胡适写给梅光迪的诗。体会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更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谈谈你的感受?

6.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7.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革命和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9.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C.提倡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3.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每周评论》

C.《时务报》 D.《国闻报》

5.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6.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新文化运动后期

C.五四运动以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7.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地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庶民的胜利》 B.《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二、列举题

1.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列举新文化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及创办人。

3.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

4.列举李大钊1917~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

三、材料分析

1.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当时称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治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

(2)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5)先辈们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2)此人通过上述材料宣传什么思想?

(3)此人为宣传上述思想写了哪些著作?

探究活动

1.新文化运动,“新”在什么地方?

2.什么是新文学?文学革命与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关系?

相关链接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物

陈独秀

他创办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他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封建文学和“满纸的之乎者也矣焉哉”的老八股,彻底打倒。

李大钊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中国人民应“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胡适

胡适提倡白话文,是因为白话文的形式适合于新思想、新文学的内容。他是要使白话文成为正宗的文学。他说“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鲁迅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吃人的礼教”一语,就是从这篇小说来的。

答案

第7课

一、单项选择:1.B 2.A 3.D 4.A 5.B 6.B 7.C

二、列举题: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2.《新青年》陈独秀 《每周评论》李大钊

3.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4.《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材料解析:

1.(1)胡适 (2)新文化运动 (3)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4)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2. (1)李大钊 (2)马克思主义 (3)《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探究活动:1.略 2.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7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