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日本) 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中国近代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运动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军已无力抵抗 B.同盟会的有力领导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各省的革命党人支持 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7.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B.以资产阶级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 C.以工农革命群众为主体的政府 D.资产阶级和清政府联合政府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9.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 B.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控制,形势对湖北革命党人不利 C.起义由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 D.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并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天门市2001年) 10.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恩施州2001年) 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嘉兴舟山台州衢州金华市2002年) 二.填空题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13._________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国
____________。
三.动脑筋 14.“……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以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请回答: (1) 材料中孙中山提到的中国革命指的是什么?
(2) 孙中山总结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 孙中山对俄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得准确吗?为什么?
15.材料一:1862年1月太平天国答英国海军照会: 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犹如一家……自当各守天数,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利己。 ——摘自伶俐著《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导,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摘自《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 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不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摘自《宋教仁集》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3)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4) 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5)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对外政策?
四.议一议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领袖们,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明确提出了推翻皇权,平均地权,建立民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但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完全破灭。 材料二:学习西方的结果,一是成效显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近代觉醒;一是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反而被西方列强一一绞杀,无数革命先烈,为此抱恨终天。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这是一个难解之谜———为什么先生总是侵略学生?先进的西方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总是失灵?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们,曾经过高估计西方政治制度的作用。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孙中山晚年清醒意识到资本主义的流弊和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绞杀。 材料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判断历史功绩,不是要求历史活动家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看他比他的前辈提供了多少新的东西。辛亥革命是一座高山,从历史的源头看过来,它高耸云天。从今天的高度看过去,又好像是我们脚下一个刚刚过去的山头,人们往往因此忽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是在辛亥革命以来所创造的高原上俯瞰过去。我们今天所献身的振兴中华的伟业,是从那里开始,从那里发展壮大起来的。 材料四:辛亥革命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遍寻各种救亡图存办法失败之后最清醒最正确的历史抉择,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的漫漫长夜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开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它的胜利、挫折和失败都具有历史意义。 材料五: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对辛亥革命曾给以极高的评价和寄予殷切的期望。他说:“不管各种‘文明’豺狼切齿痛恨伟大的中华民国命运如何,但是,世界上任何力量也不能在亚洲恢复旧的农奴制度,也不能铲除亚洲国家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又说:“四亿落后的亚洲人……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请回答: (1) 为什么“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反而被西方列强一一绞杀”?
(2)辛亥革命是否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说明了什么?
17.辛亥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了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
(孝感市2001)
参考答案:
1.D2.C3.C4.A5.C6.A7.A8.D9.B10.D11.A 12.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辛亥革命.13.1894年;兴中会;1905年;同盟会. 14.(1)1911年的武昌起义(辛亥革命)。(2)“方法良好”。(3)不准确。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仅是“方法”问题,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人民群众。15.(1)宗教信仰一致。(2)认为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列强不会干涉。(3)两者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维持列强在华现状,承认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5)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6.(1)西方列强不愿中国独立发展.(2)答案开放,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3)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力,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些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了的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制的基础,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这些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