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试1(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中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试题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诊断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对各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影响以及相关人物事迹的认知。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重点考察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涵盖了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和关键人物。

第一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林则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清朝的爱国者

B.领导虎门销烟

C.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D.编著《海国图志》

2.下列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的是 (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

C.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3.《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五口通商

4.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 )

A.道光帝B.林则徐C.魏源D.左宗棠

5.魏源的著作是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资政新篇》D.《天朝田亩制度》

6.法国大作家雨果针对某一事件谴责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这“两个强盗”是指英国和法国。这里的“夏宫”指 ( )

A.颐和园B.圆明园C.凡尔赛宫D.白宫

7.人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是因为 ( )

A.都是由英国发动的

B.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C.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基本相同

D.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攫取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沙俄

9.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它都是通过哪些条约实现的 ( )

①中俄《瑷珲条约》②《南京条约》

③中俄《北京条约》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⑤《改订条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⑦③④ D.①②④⑤

10.由美国人华尔组织参与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武装是 ( )

A.英法联军B.洋枪队C.湘军D.八国联军

1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对哪位爱国将领的赞誉 ( )

A.左宝贵B.冯子材C.曾国藩D.左宗棠

1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 ( )

A.关天培B.左宝贵C.邓世昌D.丁汝昌

13.,台湾台联党主席苏进强参拜日本靖国神社,激起台湾人民的极大愤慨。因为在历史上,日本曾对台湾进行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安放在靖国神社中的2.8万台湾士兵的骨灰就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铁证。你知道日本割占台湾是在哪一年吗 ( )

A.1894年B.1895年C.1899年D.1898年

14.19世纪末,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中国爆发了 (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 D.三元里人民斗争

15.德国侵略头子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中说:“中国所有好斗精神尚未丧失,可于此拳民运动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你认为文中所说“拳民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D.洋务运动

1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甲午中Et战争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17.下列哪一条约与李鸿章无关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中法新约》

18.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 (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

1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

A.都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B.都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地主阶级

C.都是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运动

D.都曾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20.从中英《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对中国最深刻的影响是 ( )

A.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丧失了越来越多的领土

C.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

D.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断地走向破产

二、诊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由英国独立发动的,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由英、法、美、俄四国联合发动。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由八个西方国家共同发动构。这些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

理由:

22.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是相同的。 ( )

理由:

23.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在抵抗外国入侵的战争中都是以丢师失地而告终。 ( )

理由:

24.烧杀抢掠是西方侵略者的残暴本性,在近代对中国的多次侵略战争中,西方列强这一本性都暴露无遗,如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平民、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 )

理由:

25.中英《南京条约》在内容上有许多方面与《马关条约》的基本一致,都涉及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所以二者对中国的危害是同等的。 ( )

理由:

三、识图题(8分)

26.读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的名称是 。

(2)这幅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事件,请你根据这个事件写一篇简要的纪实报道。

四、材料解析题(27题10分,28题l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一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请回答:

(1)请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从赔款数额、通商口岸的位置、割让土地等方面谈一谈二者的不同。

(2)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有了哪些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是英国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后来英、法、美等国相继取得这一特权。结合材料三和材料二,谈一谈《马关条约》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刺激,在这些战争中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指哪三次?所说的“反入侵”都包括哪些内容?

(2)请结合史实,谈谈这三次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3)材料二中,哪些条文体现出清政府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4)《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那么它和以前的条约相比是不是危害小得多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五、简答题(10分)

29.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之后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试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来分析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六、活动与探究(12分)

30.某杂志社举办“由伟人的语录看历史”的征文活动,小明积极报名参加,并准备以毛泽东主席撰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最后一段为蓝本,写一篇历史文章。后来,小明临时有事。语文老师安排你参加这一活动,并希望你在正式写作之前,解决以下问题:

(1)从网上查阅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并概括其意思。

(2)根据这段碑文的意思,请你列举出从l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值得我们后人纪念的英雄人物。

(3)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什么精神?

答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9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