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卷(三)第三学习主题(9—12课)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学 阮伦辉
一、选择题
1、有关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周恩来总理曾经把某一历史时期形象地比作“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一历史时期指的是( )
A.抗日战争时期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解放故争时期
3、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5、如果小王要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该去( )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6、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8、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B.创建了第一个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9、“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B.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3、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14、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 ③四渡赤水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5、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6、张华同学在一次红色线路的旅游活动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如果为它配上一句话,最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首义成功 军旗升起
C.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17、某学校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重走长征之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判读,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吴起镇—遵义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18、假如你重走长征路,了解有关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在四川省境内,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夹金山纪念碑 B.遵义会议会场 C.泸定桥的铁索 D.金沙江的急流
19、右图是某中学历史知识竞赛中的一块题板,下列选项( )
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遵义会议D.飞夺沪定桥
20、在某红色旅游景点,导游介绍说:“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一景点是在( )
A. 遵义 B. 南昌 C. 广州 D. 嘉兴
21、苏州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2、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23、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实现了井冈山会师 B.到达了吴起镇
C.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渡过了金沙江
25、“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6、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27、下列是小东同学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单元作业,其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八一南昌起义——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二、填空题
1、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是 年,前期主力军 ,后期主力军转为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3、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地点 ,选举 担任中央局总书记,中心工作是 。
4、北伐战争主要目的是: ,统一全国,主要对象: 、 、 ;主战场: 。
5、____________________为第 军赢得了“ ”称号,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我党历史上生死优关的转折点是 。确立了毛泽东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_________会议。
三、材料题
1、材料一:“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
材料二:,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五四运动有什么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 “五四”精神?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材料一:阅读下体现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
材料二:孙中山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国共合作,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为达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的,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该军校的办学方针及宗旨是什么?该军校的创办有何积极意义?
(3)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共双方的领导人是谁?它掀起的国民革命的高潮是什么?
(4)北伐战争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北伐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
(5)列举一名共产党员在北伐中起了骨干力量?他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材料一:《2004--20lO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晶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井冈山、南昌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
材料二:“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1)根据材料一,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在井冈山、南昌这些景区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反映了什么事件?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起止时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哪年召开的什么会议?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3)感悟长征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