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单元测试1(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围绕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展开,特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通过选择题、诊断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重点考察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知识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人物的思想和贡献。

第二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人物中,不是洋务运动代表的是 ( )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

2.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3.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4.下列企业属于民用工业的有 ( )

①轮船招商局②汉阳铁厂 ③湖北织布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中国近代的电报业务,最初用于 ( )

A.军事通讯B.文化娱乐C.外交联系D.商业盈利

6.他在1894年科举考试中中了状元,后在官场心灰意懒,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你知道他是谁吗 ( )

A.张謇 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

7.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强学会成立

8.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不包括 ( )

A.严复 B.康有为C.梁启超D.李鸿章

9.主张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 )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无产阶级

10.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法令中,对各级官员的切身利益威胁最大的是 ( )

A.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B.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 ‘

C.发展农工商业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1.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他的变法思想的核心是 ( )

A.废除科举制度 B.发展科学技术

C.建立新式学校D.改革政治制度

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B同盟会C.保国会D.强国会

13.中华民国建立后,把国庆节定在每年l0月10日。这是为了纪念 ( )

A.兴中会建立 B.同盟会建立

C.武昌起义爆发 D.临肘政府成立

14.你看过《英雄》、《大明宫词》、《康熙王朝》等影视剧吗?那些封建帝王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中国的皇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在 ( )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15.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6.下列有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

B.都是用改良的办法来实现目标的

C.都想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D.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有否定又有发展

17.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 )

A.民主和科学 B.斗争和革命

C.反孔和批儒 D.道德和文明

18.胡适说:“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是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占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尝不妙?”胡适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

A.反对文言文 B.提倡白话文

C.推广国民教育 D.学习西方文学

19.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

D.清除了封建思想的毒害

20.l872年,上海《申报》刊登广告:照相。启者,本号照相比重不同,格外清明……”广告提到的照相术,最早传人中国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维新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二、诊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大家都学过鲁迅先生的《三昧书屋》,知道中国古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直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中国才开始出现近代新式学校。

( )

理由:

22.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说明当时官民向上陈述政治主张渠道很畅通。 ( )

理由:

23.兴中会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理由:

24.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完全是一个内容,只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而已。 ( )

理由:

25.新文化运动从发动之日开始,自始至终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教育人民,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

理由:

三、识图题(1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上图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2)他们共同领导了什么运动?

(3)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这场运动?

四、材料解析题(27题10分,28题1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

(2)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即

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谁的言论?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变化?

五、简答题(10分)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功绩是什么?

(3)上述两次探索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活动与探究(10分)

30.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但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为了探寻这其中的缘由。历史课外辅导老师请你与班上同学一起来探究,你准备好了吗?

(1)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地失败?

(2)中国人民对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包括哪些事件?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

答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2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