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八年级历史单元形成性测试卷(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第二学习主题)
说明:全卷分为A、B卷。基础较好的学生A、B卷均应作答,并按A×80%+B,满分仍为100分制计分。45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 学号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A卷(知能达标测试 共100分)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訢
2、下列企业是由李鸿章创办的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中外纪闻》 D、创办万木草堂
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6、光绪帝在变法诏书中曾颁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中“民”是指 ( )
A、广大人民群众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7、1916年春,刘伯承等人在涪陵新庙场成立“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他领导的护国军进攻丰都城时,在大西门外河坝不幸身中三弹,脑部受伤,右眼被打坏,后到重庆就医。其中护国军护的“国”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华民国
C、清政府 D、中华共和国
8、出卖维新派的封建官僚是( )
A、慈禧太后 B、袁世凯 C、李鸿章 D、荣禄
9、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10、“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这是描绘(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1、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2、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3、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4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15、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7、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应该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8、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新文学 D、民主
19、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2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二、看图学史(37分)
21、识右图,回答问题(12分)
(1)右图中的人物分别
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他们都是_______派别的
代表人物,他们领导了_________
运动,是 阶级的代表。
(3)他们共同创办的杂志是《________________》。
22、识右图,回答问题(11分)
(1)右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
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
_____日;(3分)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
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应是____________。
23、识右图,回答问题(14分)
(1)右图是《 》杂志,
它创办于 年,是
创办的,它的创办标志着
运动开始。
(2)它最初的名称是《 》,由它引起的运动的两大口号是
___________和 __ 。
三、探究与运用(23分)
24、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是由清王朝内部的部分官僚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起止时间是什么?(2分)
(2)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哪些?(4)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4)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10分)
(5)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3分)
B卷(综合能力测试 共2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5分)
(2)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4分)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7分)
(4)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A卷
一、
1、D 2、C 3、A 4、A 5、C 6、C 7、B 8、B 9、B 10、D 11、B 12、B 13、B 14、C 15、C 16、B 17、A 18、B 19、B 20、C
二、
21、(1)康有为、梁启超(2)维新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3)《中外纪闻》或《万国公报》 22、(1)武昌起义,(2)辛亥、辛亥革命 (3)孙中山 23、(1)《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新文化(2)《青年杂志》,民主、科学
三、
24、(1)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2)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洋务运动的内容:创办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了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B卷
25、(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2)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3)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起到了作用,打动了光绪帝,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不久光绪帝下诏,实行变法。(4)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