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卷(二)第二学习主题(5—8课)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学 阮伦辉
一、选择题
1、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国民党政权垮台 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
5、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6、“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
A.列强在华办厂 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辛丑条约》
7、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4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
8、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9、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11、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2、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
13、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 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15、有关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7、“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
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18、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与条约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A.《南京条约》-剖让香港岛 B.《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C.《北京条约》——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20、“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应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1、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荆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
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3、右图是发生在2009年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的一个场景图中正在拍卖的是中国圆明园铜兽
(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流失是近代史上哪些列强造成的( )A.英法联军 B.俄日联军
C.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2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毛泽东
25、“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赞颂的是170年前我国哪位英雄人物(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谭嗣同 D.邓世昌
26、右图两位人物共同参与的历史活动有( )
①公车上书 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成立兴中会 ④支持和参与百日维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右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的摧残后的遗迹。它首次遭到西方
列强掠夺和焚烧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2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C.孙中山与国民革命运动 D.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二、填空
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运动是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 __,后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 。
3、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的事件是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_________________的壮语。
4、孙中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如果你要到辛亥革命的起义旧址支参观你应该去 。
5、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兴起的标志是 ,主要阵地是 ,领导人有 。
7、新文化后期率先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是 ,1918年,他发表的文章有《 》《 》。
三、材料题
1、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陈独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经历了几次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同结果怎样?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什么?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什么,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哪一次战争?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4)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5)依据图3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6)图4中的人物领导了一次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
(7)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8))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