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训练(川教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关于解放战争的内容。试卷包括填空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解放战争各个阶段重要事件、战役的理解及对相关历史背景的认识。填空题涉及西安事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解放南京等关键历史节点。材料题则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西安事变、抗日战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解放战争阶段的关键事件和历史进程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五)第五学习主题(17—18课)

一、填空题

1、____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22万人大举进攻__________,全国性内战从此开始。

2、 年6月,刘邓大军________________,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3、1948年9月到1949年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 ________战役, ________战役, _________战役。

4、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以徐州为中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_____,解放北平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放北平的民族功臣是: ________。

6、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__________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二、材料题

1、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昨指哪天?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此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

(2)图二中人物共同领导了哪一反侵略战争?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

(3)根据图二推断, 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是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4)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以后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性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1)材料一中说的“两个拳头” 指的是什么?“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插上一刀”有何历史意义?

(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的场景?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一、填空题

1、1946、中原解放区。2、1947、挺进大别山。3、辽沈、淮海、平津。4、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傅作义。6、1949、4、23、南京。

二、材料题

1、(1)①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②;③张学良、杨虎城。④目的:逼蒋抗日。⑤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⑥历史意义: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⑦出发点:实现全民族抗战。

(2)①抗日战争。 ②国际意义:a、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①重庆谈判;②毛泽东、蒋介石;③《双十协定》;④中原解放区。

(4)①一致:a、停止内战、联合抗日;b、避免内战、和平建国。②落实情况:a、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 b、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③影响: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b、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

(5)启示:①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②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2、(1)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②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2)①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②历史意义: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c、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3)①渡江战役;②南京;③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4)①原因:a、人民解放军正确的战略战术;b、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国民党统治腐败和不得人心。②启示:a、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得人心者得天下。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4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