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1、“‘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当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的《松花江上》,它写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4、,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的召开
5、右图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7、《义勇军进行曲》的是谁作曲
A、田汉 B、冼星海 C、聂耳 D、光未然
8、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9、抗日战争中,南京沦陷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37年12月 C、1938年春 D、1940年8月
10、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右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11、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拼死抵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该战役的领导人是
A、蒋介石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彭德怀
12、下面是四部电影的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13、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5、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抗战中多次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充分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最擅长于画的是
A、虾 B、牛 C、仕女画 D、马
16、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A、张謇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17、 年4月,中共七大在陕西 召开。
A、1944 西安 B、1944 延安 C、1945 西安 D、1945 延安
18、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抗战胜利后中国走怎样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他作了一个政治报告,这个报告的名字是
A、《论持久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联合政府》 D、《井冈山的革命斗争》
19、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一大上 B、遵义会议上 C、中共七大上 D、中共八大上
20、体现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的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
A、三年 B、五年 C、六年 D、八年
二、材料解析题
21、材料一: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
请回答:
(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
(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
(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2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下列哪些资料能有效佐证材料一中的论点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材料二: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反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2)列举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因素。 )
材料三: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哪些主要信息?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三、问答题
2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请分别指出这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24、有人说“中国近代有两个时期面临危亡的关头”。你同意这两句吗?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面临哪两个“危亡关头”?你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得到缓解的?给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B 5、B 6、B 7、C 8、D 9、A 10、D
11、C 12、C 13、C 14、C 15、D 16、D 17、D 18、C 19、C 20、D
二、材料解析题
21.(1)查阅有关书籍,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纪念馆,请教别人等。(列出两条即得可)
(2)①中日甲午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3)1945年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以战争为主。)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或以和平为主。)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只要学生从“和平”与“发展”两个角度回答均可。)
22.(1)A、B、C
(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如答清政府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等具体表现即可);列强的侵略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
(3)中日人民友好交往(如答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亦可 )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敬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三、问答题
23、(1)1921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4、同意。其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发起义和团等反抗运动,使帝国主义者认识到瓜分实为下策。其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携手团结一致,建立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
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只有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振兴中华,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