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卷(四)第四学习主题(13—16课)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学 阮伦辉
一、选择题
1、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无关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2、“‘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3、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
4、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
6、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
8、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 B. C. D.
9、甲午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事隔50年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 )
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
10、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12、《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
A.英国侵略者 B.日本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泛指一切侵略者
1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D.①④
15、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抗日战争
17、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 )A、东北三省 B.台湾 C.香港 D.澳门
二、填空题
1、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制造了 ,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
2、______年7月7日,日本在中国制造了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3、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 ,屠杀了居民达 人,
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绝命诗。
5、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6、中国抗日战争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是 _________,其指挥者是 ____。
7、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时间是在 年,指挥者是 。
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会议是 ,毛泽东作了《 ________》的报告。
9、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________,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 ________。
10、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陪同下,抵达 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
三、材料题
1、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三: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⑴材料一是谁给张学良的密电?该密电是在什么事件后发出的?对该事件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3)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是哪个国家?造成了我国哪一地区的沦陷?“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请你写出保卫家乡的东北英雄一位。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该事件?
(6)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获得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7)中国人民取得的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简要说明它的历史意义?
(8)中国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揭开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9)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0)聂耳、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是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请你写出其中两位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
2、材料一:“……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是哪年制造的?
(2)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是多少?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
3、材料一 :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
材料二: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
材料三: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国魂永驻沙场。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2)“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分别指的是什么?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请举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4、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材料三: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根据材料三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2)请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 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分别指的什么?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