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1级09—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卷 2010.1
(开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50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大家开始接触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历史。在这里,有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战役,有许多扣人心悬的历史故事,更有许多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畅游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一起来感受和体验这丰富多彩的历史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面表格相应的方框中。
1.,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北京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和北京人
B.北京人和河姆渡人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D.山顶洞人和半坡人
2.福娃欢欢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火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请问在下列中国早期人类中已掌握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3.在学校科技月活动中,某班同学准备创作“半坡原始居民”的历史剧,大家周末回家准备素材,请问下面不该出现的素材是:( )
A.磨制的石器 B.粟 C.陶器 D.水稻
4.下列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故事:( )
5.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暴君’是什么意思?”小东得意地说:“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 )
A.夏桀 B.成汤 C.商纣王 D.周幽王
6.成语“一鸣惊人”来源于春秋时期一位霸主的事迹,请问这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7.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采用“合众势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请问这里的“一强”是指:( )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魏国
8.近年来,东突分子一直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暗搞分裂活动。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阴谋活动是不可能得逞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问标志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是:( )
A.西南夷 B.九真郡的设置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河西四郡的设置
9.秦朝残暴的统治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堪忍受残暴统治的人们纷纷揭竿而起,请问在众多农民起义队伍中,掀开起义序幕的是:( )
A.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B.项羽巨鹿之战
C.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子婴投降 D.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
10.中国和日本是隔海相望、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请问以下文物能够作为中日友好交往见证的是:( )
11.“文史一家”,中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逝去的历史。宋代大词人苏轼曾写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请问这反映的是下面哪一场著名的古代战役:( )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赤壁之战
12.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了哪一位思想家的建议:( )
A.王充 B.董仲舒 C.司马迁 D.霍去病
13.在古代中国,商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贩布商人,由于市场需求,你需要去采购一批“越布”。请问,你最应该到哪个地方去:( )
A.会稽 B.侯官 C.夷洲 D.临海
1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乐歌》把我们带到了美丽、辽阔的北方草原。我们今天能听到这么一首动听的民歌,要得益于下面哪个历史人物的改革:(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孝文帝
15.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请问造纸术的发明最早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6.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7.小青要到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甲骨文展”(a区)、“《九章算术》展”(b区)、“古代小篆书法展”(c区)和“顾恺之绘画展”(d区),如小青要按历史事件先后顺序参观的话,那她应该按下面哪种顺序参观:( )
A.a、b、c、d B.a、c、b、d
C.b、a、d、c D.c、d、a、b
18.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面不属于孔子教育贡献的是:( )
A.创办私学 B.编订教材
C.兴办太学 D.因材施教
19.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它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问这里的“它”是:( )
A.《汉书》 B.《齐民要术》
C.《史记》 D.《三国志》
20.东晋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 )”。
A.行书 B.楷书 C.草书 D.隶书
二、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21.观察图一,请将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两个都城的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平城 B.洛阳
22.观察图二,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l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会土(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出秦汉和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状况?(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4分)
(3)在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城市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请问这个城市是哪个城市?(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象后来l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曾几次出使西域?(2分)
(2)他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什么时候?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出使两域的影响?(1分)
(4)他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尽坎坷,我们应从他身上学习的是什么精神?(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8分,第26题4分,共l2分。
25.正所谓“得江山难,保江山更难”。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秦朝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
请回答:
(1)秦统一全国是什么时候?(1分)
(2)为巩固统一,加强皇帝权力,秦朝在中央设置了哪些官职?(3分)
(3)右图反映的是秦朝在文化上的哪一项措施?除此之外,
秦朝在思想文化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为彻底解决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乱局面,巩固统一,秦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哪些措施?(2分)
26.2007年是我们重庆直辖十周年,重庆市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直辖市的设置是新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在中国古代,关于地方行政体制的设置也一直充满波折。
(1)西周时期,对于地方的管理,周天子实行什么制度?(1分)
(2)战国后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又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1分)
(3)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又统一实行怎样的制度?(1分)
(4)西汉时,为解决地方“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命题人:王伟民 审题人:刘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