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数学

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几何中的全等三角形、角度关系以及一些基础的几何性质。它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涉及了一定的逻辑推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同时涵盖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角度计算。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在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_对.

图1 图2 图3

3. 已知△ABC≌△A′B′C′,若△ABC的面积为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cm2,若△A′B′C′的周长为,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cm.

4. 如图2所示,∠1=∠2,要使△ABD≌△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只添一个条件即可).

5.如图3所示,点F、C在线段BE 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_____一点,且该点在三角形______部.

7.如图4,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 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 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CB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

8.如图5,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4,BD=8,△ABD的面积为16,则 的面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如图6,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

A、600 B、 C、750 D、850

10.△ABC≌△DEF,且△ABC的周长为,A、B分别与D、E对应,且AB=,DF=,则EF的长为( )

A. B. C. D.

11.图7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________两点上的木条.( )

A.A、F B.C、E C.C、A D.E、F

1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如图8),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边角边公理 B.角边角公理; C.边边边公理 D.斜边直角边公理

13.如图9,在△ABC中,∠A:∠B:∠C=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 )

A.1:2 B.1:  C.2:3  D.1:4

14.如图10,P是∠AOB平分线上一点,CD⊥OP于F,并分别交OA、OB于CD,则CD_____P点到∠AOB两边距离之和.( )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新*课标*第*一*网

三、解答题(共46分)[来源:Z,xx,k.Com]]xkb1

C=BC,连结A.求证:△AB是等腰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答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124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