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罡杨学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 物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成绩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B.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C.月亮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2.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没有产生声音的是
3.小明晚上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贴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此现象能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色比在空气中好
C.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均是
6.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A.B超成像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10.以下温度最接近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11.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然后不变
C.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然后不变
1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A. B. C. D.
的水蒸汽比的开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A.水蒸汽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 B.水蒸汽比开水更热
C.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汽烫伤的面积比开水更大
15.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固的是
A.冬天水结成了冰 B.水沸腾的过程
C.早晨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D.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变成了水
16.如下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中,可能表示的是石蜡熔化过程
17.一个人沿马路边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
18.在较暗的室内,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中间钻有小孔的不透明的报纸,则会在塑料薄膜出现
A.蜡烛正立的虚像 B.蜡烛倒立的实像
C.蜡烛正立的实像 D.小孔的实像
19.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大部分冰块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下面的熔化,上面的不能熔化
2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
A. a图线 B. b图线 C. c 图线 D. d图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靠 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_ __相似。
2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
2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A.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B.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 好。
C.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 高。
24.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音乐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25.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6.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27.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 。根据右表的数据,可知,酒精和水银来比较,制作可测水的沸点的实验室温度计用 更适合,制作可测量低温的寒暑表,用 更适合。
28.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 ,小丽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 .这是红光外侧的 ,说明它具有 。而紫光外侧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是 ,它最显著的性质是 。
29.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别是 。
30.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的
形成的。
31.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① 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 ;
② -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
③ 铁水浇成铁杆属于 ;
④ 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 ;
⑤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于 ;
⑥ 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 。
32.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天气热了,张扬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
34.如图1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2、3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冰岛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这种装置的名称叫____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s)。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0分)
36.如右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
37.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38.如图甲所示装置为观察萘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a、b为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图乙为温度计a的示数变化,试管中装有适量的萘粉,烧杯中装有水。开始加热时,a、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逐渐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继续加热,当温度计a的示数约为时观察到萘粉开始________,温度计a的示数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当萘粉全部熔化后,温度计a的示数_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由此可见,萘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吸热/放热),而温度_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萘的熔点是_________℃。
39.【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