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中段自查试题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 )
A.36.5℃和38.5℃ B.36.5℃和37.5℃ C.37.5℃和38.5℃ D.38.5℃和38.5℃
3、下列事例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香水瓶打开后,满屋充满香味、 B、沙地里,大风吹过,浮尘飞舞
C、泥沙使水变浑浊了 D、严冬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4、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冰雪融化成水,这是液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5.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6.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 干冰熔化吸热 B. 干冰液化放热 C. 干冰升华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7.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 )
A.石蜡 B.食盐 C.玻璃 D.松香
8.下列措施可以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笤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B.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
C.将湿衣服用洗衣机甩干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9、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我国北方冬天路面结冰后,常在冰面上撒上些土渣,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B、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镁粉,防止手从器械上滑落 C、在鞋底上制出凸凹不平的花纹 D、给车轴上加润滑油
10、在北方,下雪后,山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缠有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保护轮胎 D、使雪快速熔化
11、下列有关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的质量无关 C、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12、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一半 C、天平可以看成是个等臂杠杆 D、使用轮轴不省力
13、在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14、下列说法中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的是 ( )
A. 力的单位; B. 力的方向; C. 力的大小; D. 力的作用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温度,它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2、某同学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妈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他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如下图1所示,小明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3.如图2所示,小心地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你会看到 杯中的墨水扩散快.这个实验表明: 扩散越快.
4.如上图3所示的实验现象直观的说明了:
如上图4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结果说明: _
5.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要 。(填“吸热”或“放热” )
6.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日益严重,专家们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的水分___________显著减少。
7.“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降低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由于 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8.在寒冷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___(填“室内”或“室外” )。
9、 g=9.8N/Kg表示的意思是 。
10. 下图所示的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在接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从而使摩擦明显 (选填:“增大”或“减小”)。
1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 。
12.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 _,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13. 观察下面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力的三要素指的是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15.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16.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苹果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2Kg的苹果,它受的重力大小为 N,方向 。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计6分)
1.某同学推出一个重为40 N的铅球A,请在图1中作出这铅球A的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中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
3、在图3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四、计算题(8分)
1、质量是300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4分)
2、.图10是锅炉安全阀示意图,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3.6N(即在A点处受到3.6N竖直向上的力),在B处应挂多重的物体G?(4分)
五、实验题(共19分)
1. (2分)试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述的的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的编号依次排列:_________________ 。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的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2.(3分)如上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 ;
(2) ;
(3) ;
3.(3分)某校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
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
请你认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并回答:
(1)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中“涂同样大的圆斑”其目的是: ;
(3)设计出研究猜想二的实验方案:
。
4.(8分)某同学进行了海波的凝固规律探究实验,其实验中的数据图象如下。
(1).如图所示,为海波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
(2)从海波的凝固图象可知海波是一种 (晶体、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凝固的过程持续了 min。
5.(3分)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能力题:(共7分)
1.(4分)“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请你设计1个小实验来说明你的上述观点.
2.(3分)小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口位置却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