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初二物理复习题多项选择专项训练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初二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光学、热学、力学等多个方面。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涵盖了光的折射、物态变化、声现象、密度、运动状态、凸透镜成像等多个知识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数学试卷覆盖了光学、热学、力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光的折射、物态变化、声现象、密度、运动状态、凸透镜成像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物理多项选择专项训练

1. 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B.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人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眼睛

D.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B.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C.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雨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6.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7.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8.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v2f D.f

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0.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作

B.由于空气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C.由于水的反常膨胀,冬天水面结冰但河底的水保持4oC D.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是熔化现象    B.夏天,雾绕群峰是液化现象

C.秋天,霜打枝头是凝华现象      D.冬天,冰封谷底是凝华现象

12.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冬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C.夏天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冬天小水珠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4.下列是小明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 B.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形成的

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15.在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降温

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17.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夏天冰棒周围出现“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1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固 B.做饭时从锅里冒“白气”—— 液化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熔化 D.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汽化

19.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吸烟时由于“烟雾分子”会扩散到周围空间,所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因为森林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减弱噪声

20.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把一块-1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熔化 D.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21.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虚像则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 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实像则相反

C.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 虚像都是与物

2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小孔成像   B.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C.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D.司机用观后镜观察车

23.现有四个金属球编成1号、2号、3号、4号. 1号球是实心的铝球, 2号球是实心的铁球, 3号球是实心的铅球, 4号球是空心的铅球. 已知: ρ铝=2.7×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 ρ铅=11.3×103千克/米3 .在这四个球中任取一个测其质量为117克, 体积为15厘米3, 那么它可能是: ( )

A.1号球     B.2号球     C.3号球     D.4号球  

24.冰在熔化过程中, 科学的说法是: [    ]

A. 吸热, 温度升高, 体积增大    B. 吸热, 温度不变, 冰的质量减小

C. 放热, 体积不增大也不缩小    D. 吸热, 温度不变, 体积减小

25.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 若一物体在距焦点2厘米的主轴上, 则该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放大正立的虚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虚像

2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的现象 B.夏天冰棒冒的“白气”

C.从沸腾的水壶中冒出的“白气”D.把眼镜从寒冷的室外拿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

2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B.冰的温度达到0℃时,不一定能熔化 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8.如果没有重力, 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发生? [    ]

A.茶杯里的水不容易倒进嘴里 B.所有的物体都要静止

C.人轻轻的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D.人无法在地球上行走

29.冬天能够看到人呼出的“白气”和屋顶瓦片上的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白气”, 是水蒸汽放热液化而成的 B. “白气”是水吸热汽化而成的

C. 霜是水蒸汽放热凝华而成的    D. 霜是水放热凝固而成的

w W w .X k b 1.c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17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