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寿光世纪学校2016年八年级物理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十章内容进行设计的测试题。试卷包含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共计47分的选择题部分涵盖了压力、压强、浮力等多个物理概念及其应用。选择题部分有19道题目,其中前10题为单选题,后9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部分涉及了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液体压强规律的探究,总分为32分。计算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分为21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压力、压强、浮力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相关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计算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十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0-14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4分,选对选不全的得每2分,共47分)

1、如图1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P B.,P C.F,P D.F,4P

2、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2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停原处  D.无法确定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4、如图9.1-7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1:2 D.4:1

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9.1-8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6、如图9.1-9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7、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9.1-10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8.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所示的是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 )

A. 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B. 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 浮冰浸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D. 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9. 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下潜或上浮一些,但都未露出水面。若下潜时所受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重力为G2、浮力为F2。则 ( )

A. G1<G2,F1<F2 B. G1>G2,F1>F2

C. G1<G2,F1 = F2 D. G1>G2,F1 = F2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 )

A. ρ甲>ρ乙,F甲= F乙 B. ρ甲<ρ乙,F甲= F乙

C. ρ甲<ρ乙,F甲<F乙 D. ρ甲>ρ乙,F甲<F乙

11. 把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浸没水中(ρ铜>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铜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铝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C. 铜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2. 某同学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

A. ρ甲>ρ乙,F甲<F乙

B. ρ甲<ρ乙,F甲> F乙

C. ρ甲<ρ乙,F甲 = F乙

D. ρ甲>ρ乙,F甲 = F乙

13. 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其中甲、乙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C.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

D. 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

14.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圆柱体的高度为

B. 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 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 圆柱体的密度为3×/m3

二、、实验探究题(1题10分,2题10分,3-4题每题6分,共32分)

1、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9.1-18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所示实验。

(4)此时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不变;

(5)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宇同学利用图9.1-19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

(2)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 _____ 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 _ 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是 N。

(2)根据图a、c、d实验可得出:浮力

的大小与 有关。

(3)根据图 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的实验:(g 取10N/kg)

(1)在量筒内倒入体积为3的水。

(2)如图甲所示,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

(3)如图乙所示,让小瓶口朝下沉入水中,测得瓶子

玻璃的体积为 cm3。

(4)间接得出瓶子的重力为 N。最终他测得普通

玻璃的密度为 kg/m3。

三、计算题(5分、7分、9分共21分)

1、轮船舱底在水面下,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的洞,要堵住这个洞,需要对挡板施加多大的力?

2、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每条履带与地的接触面为第2.5,宽;如果河面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105Pa,这台拖拉机能否通过冰面?若能通过,最多能载多少kg的货物?

[来源:Z#xx#k.Com]

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块矿石,当矿石逐渐浸入装满水的烧杯的过程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g =10N/kg)

求:(1)矿石的质量。(2)矿石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矿石的密度。

[来源:学。科。网Z。X。X。K]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十章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7 B A A D C B A

8、B 9、 C 10 AB 11AB 12BC 13ABD 14ABC

二、实验探究题

1、(1)泡沫的凹陷程度不同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和丙

(4)受力面积不变

(5)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2、(1)4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确 1、2、3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5、6

3、(1)1.8

(2)液体的密度

(3)a、b、c

4、 12;0.3;2.5×103。

三、计算题

1、解:挡板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 =ρgh =1.0×/m3×10 N/ kg× =3.0×104 Pa

需要对挡板施加的力为:

F = P S =3.0×104Pa×=600 N

2、解: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力为:

F =G =mg =×10 N/ kg=6.0×104 N

拖拉机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S =2ab =2××=

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强为:

由于4.0×104 Pa < 1.0×105Pa,所以拖拉机能通过面。

冰面能承受拖拉机的最大压力为:

F承= P承S =1.0×105Pa× =1.5×105 N

拖拉机最多能载的货物重为:

G =F承-F =1.5×105 N-6.0×104 N =9.0×104 N

其质量为:[来源:学&科&网Z&X&X&K]

m = = =9.0×

3、(1)。(2)1.6N。(3)2.5×/m3。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23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