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平顶山43中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八年级物理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光的折射、反射、成像规律以及眼睛矫正等内容。试题类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光的折射、反射、成像规律、眼睛矫正等光学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理解水平。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大自然在阳光的照耀下,时常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景色.请你判断如图所示的四个景象中,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 湖面上的倒影 B. 美丽的彩虹 

C. 穿过树林的阳光 D. 艳丽的花朵

2.小红家的墙上挂着一个钟表,小红在照镜子时,正好从镜子中看到钟表在镜子中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是(  ) A.8:00    B.12:40   C.4:00    D.12:20

3.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    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D.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4.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5.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则反射角是(  ) A.30°     B.60°     C.45°     D.90°

6.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 A.朝南    B.朝北    C.朝西    D.朝东

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1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也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于凹透镜 B.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C.f<  D.40cm>f>

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改变焦距   B.增大物距   C.减小物距   D.增大像距[来源:Z*xx*k.Com]

12.放映幻灯片时,要在屏幕上出现“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是图所示的(  ) A. B. C. D.

13.(双选)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 B.当u=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4. (双选)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5. 光年是 ______ 单位,它在物理意义是 __ ____ .

16. 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 ______ 方(选填“上”、“下”).这是因为光的 ______ 现象.

17. 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全息投影系统将三维画面投影在半空中悬浮成像,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辨.2015年羊年春晚,李宇春倾情演绎中国风歌曲《蜀绣》,舞台效果采用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呈现,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技术所成的像是 ______ (选填“虚像”或“实像”).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 ______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

18.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 ______ 现象.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 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19.现在,许多城市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电子眼,可对路面实现24小时监控,电子眼的镜头由 ______ 透镜制成的,车辆在该装置中 ______ (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20.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______ 眼(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应配戴用 ______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如图,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2.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23.如图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

21题图 22题图 23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6分,共22分)

24.右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 ____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 关系.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 ______ (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3)当把B移到A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__ ____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______ .理由是: ___ ___ .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小组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__ ____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 一 个清晰的像; ______ 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成像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向 ______ 移动. (5)小明准备换用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数字的大小时,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有 ______ (选填“远”或“近”)视问题,此透镜为 ______ 透镜.

26.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______ 和 ______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_ ,且折射角 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______ 度.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

27.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______ .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______ .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2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后,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学校到家的路程是多少? (3)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 (4)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答案

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0分)

1.B 2.C 3.C 4.D 5.B 6.B 7.A 8.C 9.A 10.B 11.B 12.D 13.BC 14.A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长度;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16.下;折射 17.实像 漫反射 18.光的色散;牛顿 19.凸;成实像 20.近视;凹透镜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21.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 由此即可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2.解: 在物体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焦点F.同样,我们利用光路是可逆的,也可以在A′B′上从A′点开始做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后到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也是焦点.如图所示:  23.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 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6分,共22分)

24.(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2)较黑暗;较薄的平板玻璃;(3)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4)不合理;实验数据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5)B

25.(1)11.0;(2)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3)幻灯机;靠近;(4)上;(5)近;凹

26.(1)略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3)0

五、计算题(共2小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

27.(1)41.8°;(2)反射光;(3)不会;(4)

28.解:由图知:  小刚家到学校,学校→家共行驶了,因此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为;  其中,第一个用了 5min,速度为v1===/s,  第二个用了 25min-5min=20min,速度为v2===/s,  v2<v1,因此小刚在前半段(OA段)骑车,后半段(AB段)步行小刚骑车的速度为/秒;  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s.  答:(1)步行的是图中AB段;(2)小刚学校到家的路程是;(3)小刚骑车的速度为/s;(4)小刚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s.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25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