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物理
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用铅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涂上横线)
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3.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好像蜂窝似的,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 B.吸收声波,提高声音的音调
C.易于反射声波,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4.下列光学器件中,没有使用凸透镜的是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堤岸上树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6.“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利用了凹透镜成像的原理
7.彩色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彩色电视机的光屏上呈现的多种颜色,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下列不属于这三种基本色光之一的是
A.红 B. 黄 C. 绿 D. 蓝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导体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C.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绝缘体则用得很少
D.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11.图1为普通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与它对应的电路图是图2中的
1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13.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普通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14.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5.水烧开时,壶嘴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不断地消失。“白气”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液化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液化、汽化
16.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l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请用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涂上横线。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即每空1分,共16分)
17.图5所示的体温计, 测量范围为 ℃到 ℃,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图6是寒暑表的一部分,它们的示数为 ℃.
18.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钟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处(如图7甲所示),能清晰地听见钟表转动声,钟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在如图7乙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钟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钟表,如图7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填“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钟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填“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____(填“强”、“弱”)于玻璃板。
19.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黄先生的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8所示,则他应配戴 眼镜加以矫正,这是利用了该眼镜所装透镜能使光线______的特点。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了。
2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9(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
21.在下面图10中画出了某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的其中两条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P的位置并画出两条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2.图11中,AO、BO是两束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OA′是AO在水中对应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BO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和BO对应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BO光线的反射角θ。
23.给你两个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要使开关闭合时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请在图12中分别连上你的两种不同接法。
图12
四、问答题(5分)
24.小黄住的楼房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用薄铁皮做挡雨板。每当下雨或楼上滴水下来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扰人的噪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请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并说出你的依据。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6分,计19分)
25.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4。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2)电流表A1的读数是:________。
(3)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大,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台面平放一把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5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透明玻璃板代替镜子(背面镀银)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填“能”或“不能”)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现有一个透镜,不准用手摸它的表面,怎样用简单易行的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为凸透镜,请把这两种方法写出来。
从化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填空题(每题4分,即每空1分,共16分)
17、35;42 ;36.7 ;-7 18.(1)空气 (3)入射角,能 (4)强
19、远视(或老花),凸,会聚;小 20、(b),(a),水蒸气,汽化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
21、见图1,没标箭头和字母P的扣1分。
22、见图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角各1分
23、见图3,画对一种电路给3分,共6分,有短路的该图给0分。
图 1 图 2 图 3
四、问答题(5分)
24.答:要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声源处的振动(2分),如:
可以将薄铁皮改为厚的铁板或水泥板(3分)。
或者在薄铁板的上面放置厚的布条或纸皮。(3分)
说明:原理2分,办法3分。用其他方法(诸如:拆网、缩入,关闭门窗、装隔音板等),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第27题6分,计19分)
25.(1)电路图见图4 (3分) (2) (2分)(3)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 (2分,能表达出相似意思的相应给分)
图4或
26.(每空1分)(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或透光、成像)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
27、(每说对一个给3分 ,不分先后顺序,用其他方法,正确的相应给分)
方法(1):将这个透镜靠近被观察物(1分),如果物的像被放大(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方法(2):将这个透镜放在阳光下或灯光下适当移动(1分),如果出现小光斑的(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编题人:陈广文,联系电话:87939213,如有错漏,请各位老师自行改正。谢谢!)
从化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填空题(每题4分,即每空1分,共16分)
17、35;42 ;36.7 ;-7 18.(1)空气 (3)入射角,能 (4)强
19、远视(或老花),凸,会聚;小 20、(b),(a),水蒸气,汽化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
21、见图1,没标箭头和字母P的扣1分。
22、见图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角各1分
23、见图3,画对一种电路给3分,共6分,有短路的该图给0分。
图 1 图 2 图 3
四、问答题(5分)
24.答:要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声源处的振动(2分),如:
可以将薄铁皮改为厚的铁板或水泥板(3分)。
或者在薄铁板的上面放置厚的布条或纸皮。(3分)
说明:原理2分,办法3分。用其他方法(诸如:拆网、缩入,关闭门窗、装隔音板等),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第27题6分,计19分)
25.(1)电路图见图4 (3分) (2) (2分)(3)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 (2分,能表达出相似意思的相应给分)
图4或
26.(每空1分)(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或透光、成像)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
27、(每说对一个给3分 ,不分先后顺序,用其他方法,正确的相应给分)
方法(1):将这个透镜靠近被观察物(1分),如果物的像被放大(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方法(2):将这个透镜放在阳光下或灯光下适当移动(1分),如果出现小光斑的(1分),说明该透镜为凸透镜(1分)。
(编题人:陈广文,联系电话:87939213,如有错漏,请各位老师自行改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