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德惠三中2016年八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物理知识进行考查,包括物态变化、光的反射和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题目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三种类型,旨在全面检测学生对于这些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考察了学生对物态变化、光的反射与折射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德惠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11月份月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了霜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2、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变大 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发生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 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6、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若凸透镜靠近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 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

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 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

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

9、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10、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透镜向左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12、皮鞋抹鞋油后,用布越擦越亮,是由于光在皮鞋的表面发生了  (“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这一现象中,反射角  (“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3、小夏站在平面镜前,当她平行于平面镜左右移动时,以小夏为参照物,她的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她匀速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15、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  (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贸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16、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具有  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17、摄影师帮小明照了一个全身像后,再帮小明照一个半身像.在小明不动的情况下,相机应该

  (“远离”或“靠近”)小明,同时相机的镜头与暗箱的距离要  .(选填“伸长”或“缩短”)

18、有一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的。

19、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20、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清晨,草叶上的晶莹露珠是通过 办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三、综合题(共30分)

21、(2分)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2.(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23.(2分)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4.(2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xkb1

25.(2分)请你在图中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

26.(3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实验中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

(2)当水沸腾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x_k_b_1

27.(4分)请回答下列两个光学实验的有关问题:

(1)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方便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如图2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选用可折转的光屏做实验,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多次改变   ,测量出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8.(3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

的像,这是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硬币位置不动),小明在A处又看到了硬币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

29.(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新*课标*第*一*网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30.(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八年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A 6、C 7、B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1、凝华 熔化

12、镜面反射 等于

13、静止 不变

14、左 60°

15、浅 折射

16、凸透 会聚

17、靠近 伸长

18、放大

19、240 固液共存状态 不变

20、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三、综合题

21、 22、

23、 24、

25、

26、(1)秒表(停表)

(2)98 保持不变

27、(1)位置 大小

(2)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的大小

28、(1)直线 (2)反射 (3)折射

29、(1)11;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

30、(2)放大;(3)发散;远离.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26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