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初中电学综合资料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详细介绍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的物理公式。试卷涵盖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重点讲解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此外,试卷还涉及了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包括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的分配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的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强度相等.

R1、R2中电流强度为I1、I2

  I1=I2 若3个电阻串联 I1=I2=I3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电路AB两端总电压为U,R1、R2的电压为U1、U2,U=U1+U2

串联电路分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电路中R1电流强度I1=    R2:I2=     ∵I1=I2  =

即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 U1:U2=R1:R2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U=R总I  U1=R1I1  U2=R2I2

∵U=U1+U2  ∴R总=R1+R2

5.串联电路消耗总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功率之和

即P=P1+P2 各电阻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P1:P2=R1:R2

二、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当某一去路断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即其它支路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AB电路总电压,R1、R2两端电压分别为U、U1、U2,则:U=U1=U2

2.并联电路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即  I=I1+I2

3.并联电路总电阻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I= I1= I2=

则 ∵U=U1=U2 ∴ 

使用此关系式时应明确,R=,R<R1,R<R2,并联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但不是R1或R2越大,总电阻越小。例如两个2W电阻并联总电阻为1W,两个4W电阻并联总电阻为2W,又如R1与R2并联R1不变,R2增大,并联总电阻应是增大而不是减小。

4.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I1 R1=U1    I2 R2=U2 因为U1=U2 ,所以I1:I2=R2:R1 

可见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通过电流强度越大。

5.并联电路功率分配:并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电功率跟它阻值成反比。

  P1=U2/R1    P2=U2/R2    ∴ =

可见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消耗电功率越大。

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阻

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将它串联到电路中去就相当于串联一根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线,因此,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如果将电流表直接与电源的两极相接,由于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根据欧姆定律I=,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就会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及电源烧坏,严禁将电流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接..

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将它并联到电路中去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连接电压表的导线可视为断路.因此,电压表并联在导体两端时对电路的总电阻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因为并联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压表上的示数就可以知道被测导体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有很大的电阻,它可以直接与电源的两极相连而测量电源的电压,不会造成电压表的烧坏.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 = 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解释U=IR的意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1.利用一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未知导体的电阻

(1)实验电路如图12-4-2所示.

(2)实验步骤:①先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测得R0两端的电压为U0,则电流为Ix=I0=.

②再将电压表改接在a′和b′两端时,测得Rx两端的电压为Ux,则待测电阻为,Rx=R0

2.利用一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未知导体的电阻

(1)实验电路图如图12-4-3所示.

(2)实验步骤:

①先将电流表与R0串联,测得通过R0的电流为I0,则电压为

Ux=U0=I0R0

②再将电流表与Rx串联,测得通过Rx的电流为Ix,则待测电阻为

Rx=R0

3 伏安法测电阻(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一.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

二.器材: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导线若干等

三电路图

四步骤:1.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观察对应的电流表的读数,分别填入表格中.

3.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即Rx=R1+R2+R3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51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