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第七章 运动和力复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运动和力”的理解,内容涵盖了机械运动、参照物的选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计算、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等基本概念。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速度计算、运动状态分析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强调了运动的相对性和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期末复习 运动和力

知识点:7.1 怎样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__________时,被选作参考的物体。

3、参照物____(可以、不可以)任意选择,一般我们生活中都是选_____作为参照物。

4、运动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___,静止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__。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_______,这叫运动的相对性。

6、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____(静止、运动)的。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____。

知识应用

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诗中,如果以_____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运动的;如果以____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3、位于商场的自动扶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商场全景.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4、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河岸上的树 B.小明  C.河岸 D.迎面驶来的船

5、同步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宇宙飞船

6、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欢乐谷游玩。车快开到欢乐谷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欢乐谷!”乙同学则说:“欢乐谷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7、空中加油机能给正在飞行的飞机加油的原因是_________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能选择地面做为参照物 B、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由它自身决定的 D、人造地球卫星看起来总是不动,因为它是静止的。

9、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B 沿平直轨道加速行驶的火车

C 匀速上升的电梯 D 沿平直轨道进站的火车

知识点: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的______比较___________

             相同的_______比较__________

2、速度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

3、物理学中,把物体在_______内通过的_____叫做速度。

4、速度公式:_________

 公式中每个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公式可以变形为:求路程:_____________,求时间:____________

5、/s=__________km/h   人步行的速度是__m/s合___km/h  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m/s

6、机械运动按路线可分为____运动和___运动;按速度可分为____运动和___运动。

7、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应用:

1、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2、小宇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结果如下,其中单位不符合物理学规定的是( )

  A.质量    B.身高   C.握力    D.“跑”速度/s

3、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  A、 B、 C、 D、

4、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

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5、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s,如果他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s B/s C/s D/s

6、右图所示为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s,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车站静止起,在0.5min加速到/s,其间汽车共通过的路程为,则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8.周末小明一家驾车去珠海旅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看到汽车上的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经过的路程是____,走的时间是___h,此时小明看到路边指示牌标有图中的数据,根据这个速度,到达珠海还需要__h。

9、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10.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xkb1.com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

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处 B.甲在乙前面1.处 C.在甲前面0.处 D.在甲前面1.处

12、在室外量出的直线路程,每隔作一记号,在各记号处均站有一人记时,发令枪响,一同学开始起跑,各记时员同时记时,分别记下该同学经过他们记号处所用的时间,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要求依据表1中的数据,填写2的各空栏。

13.一汽车在去南京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上的速度表的指针始终指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问:

(1)汽车做什么运动?

(2)汽车到达南京还要多少时间?

14、火热的夏天,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的速度在我们学校门前的公路上洒水,求:

(1)洒水车1min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如果你骑自行车,速度约为/s,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走完洒水车1min行驶的路程?

Xkb1.com

知识点: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要靠__来维持

伽利略通过实验认为:物体运动不需要__来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____的缘故。

3、关于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想实验:

(1)要将小车在斜面的__________放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___,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________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__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_________。

5、惯性: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____或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

6、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__;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都___(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___。惯性大小和物体的____有关。

知识应用: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如下说法中的哪一条。( )

A. 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如右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事实,有的则是理想推论。下面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 是事实,② ③ ④ 是推论 B.② 是事实,① ③ ④ 是推论

C.③ 是事实,① ② ④ 是推论 D.④ 是事实,① ② ③ 是推论

3、获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

A.只用推理 B.只用实验 c.数学推导 D.实验和推理

4、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5、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6、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7、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8、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丽用力把球踢了出去,同时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有____________;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

9、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具有______;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___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比路面没有水时________.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1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13、.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人不会由于汽车刹车而向前倒 B.沾在手上的水珠甩不掉

C.人会被石头绊倒 D.投出去的标枪,出手后马上就落到地上

14、右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

15、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 )

A.运动员失去了惯性 B.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 D.运动员的惯性大于阻力

16、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 B.汽车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C.小树一年比一年高 D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1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A.右侧通行   B.系好安全带   C.限速行驶   D.保持车距

1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

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 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

19、根据如图汽车中乘客反应可以判断,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突然开动 B.突然刹车 C.匀速行驶 D.加速行驶

20.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是因为( )

A.由于速度大,惯性越大,来不及刹车 B.由于惯性,速度越大,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

C.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冲力越大 D.自行车质量小,惯性小,不易停下

21.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 B. ①或③ C. ②或③ D. ②或④

22.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中,一人竖直跳起,将落在( )

A.起跳处前面 B.起跳处后面 C.起跳处 D.无法判断

23、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4、如图,正在向前飞行的飞机想把物质投到目标处,应该在哪个位置放下物质(  )

A、A处  B、B处 C、C处  D、都可以

25、一架战斗机在空中匀速飞行时,每隔1s,投下一颗炸弹,则当他投下第四颗炸弹时,炸弹在空中排列情况是(假如都没有落到地面)( )

26、学习了有关的物理知识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方案,他把方案画成了如图所示的样子.他的方案能实现吗?为何?

xkb1.com

27、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羬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运动状态的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__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状态或者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者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方向___,并作用在____上。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保持_______或者___________。

4、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力与运动的关系是: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_______或者___________;

如果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一定_________________

力不是_______________的原因,力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知识应用:

1、如图所示,属于平衡力的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未推动桌子,是因为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3、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手提水桶静止不动,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B. 桶对手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

C. 桶受的重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D. 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

5、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张开伞后以/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6、重8×104N的卡车,在平直公路以/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受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则卡车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卡车牵引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卡车在_________s内通过的路程是.。    

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___汽车所受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右图所示,一重为500N的木箱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00N,则此时摩擦力为_____N,方向________.

8、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P挂在测力计下,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现分别两次拉动物体P竖直向上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a)、(b)所示,其对应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Fb,则Fa和Fb的大小关系是( )

A.FaF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则( )

A. 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B. 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一定改变运动方向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10、下列物体中受到了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B.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C. 在空中匀速盘旋的飞机 D. 从斜面上匀速滑下的物体

11、起重机吊着一个物体,下列几种情况中钢丝绳给物体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重的是( )

A. 物体加速下降 B. 物体匀速下降 C.物体静止 D. 物体匀速上升

1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状态.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

14、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右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把小车放在________上,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_,再使砝码质量_________,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2)保持两盘里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___________上,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3)从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58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