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粤教沪科版第三章光和眼睛创新测试题及答案(B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粤教沪科版第三章《光和眼睛》的创新测试题B卷,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或简答题以及探究或计算题。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光的折射、反射、透镜成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通过具体情境和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光的折射、反射原理及其应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特点,眼睛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粤教沪科版第三章《 光和眼睛》创新测试题(B卷)

一、选择题(共32分,每小题2分。1—13为单选题; 14、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1.岸上的人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上的荷花B.水中的山的倒影C.水中的月亮D.水中游动的鱼

2.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凹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潜望镜

3.图6一1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

4.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若折射角为60°,则入射角:

A.大于60°B.等于60°C.小于60°D.均有可能

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另一侧距透镜15㎝的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6㎝ B.7.5㎝ C.10㎝ D.20㎝

6.用照相机照了一个全身像后,若要再照一个半身像,则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

B.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

C.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

D.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

7.某同学用透明的玻璃杯喝水时,发现杯子后面的手指变粗了,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这主要是由于小孔成像造成的

B.这主要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C.这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8.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B.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C.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 D.放大的像一定虚像

9.关于实像与虚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万花筒中所见到的美丽图形是虚像,而潜望镜中所看到的则是实像

B.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则不是

C.在光屏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而得不到的则是虚像

D.透镜能成实像,而平面镜只能成虚像

10.如图6—2表示的是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6—2

11.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 B 30° C 60° D 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12.凸透镜的焦距为15㎝,当物体放在镜前60㎝处时,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如图6—3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 变小 B. 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

不变,如图6—4,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

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图6—3 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

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

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图6—4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 分)

16.如图6—5所示是透镜的截面图,其中 是凸透镜, 是凹透镜(填序号)

17.图6—6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

1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 。

19.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凸透镜的 和凸透镜的 。

20.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如果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清晰的像就会成在视网膜前,这就是 视眼,这可以佩戴 镜做的眼镜,让光先适当 ,使清晰的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21.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的 像;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 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22.人站在岸边看池水,觉得池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从 中射向 时发生 的缘故。

23.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距透镜30㎝处,光屏距透镜20㎝处,在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在 ㎝到 ㎝之间,屏上像的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烛焰的大小。

24.在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中,________镜能成等大的虚像,_______镜能成等大的实像,________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25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 ,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   

26.当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时,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则光线是从 射向 。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3分。分别为4分、2分、2分、3分、2分)

27.完成图6—7所示的光路图

28.如图6—8,有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9.有一只透镜,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若不能用手摸,你能想出几种判断方法?请写出来。

30.如图6—9,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请问,这个像的特点如何?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光屏上会成像吗?为什么?

31.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四.探究或计算题(共20分,第32题每空1分,其余均为3分)

32.在“用光是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 、 和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和 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时,固定凸透镜,调整 的位置,然后移动 直到上面出现清晰的像。

(3)物距不断减小时,像距不断 ,(填“增大”或“减小”)像不断 ,(填“变大”或“变小”)当蜡烛移到凸透镜 以内时,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能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一个 的虚像。(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33.现有一根吃饭用的筷子,请你用它作器材设计一个光学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可选用其它辅助器材,简要说明实验的做法和说明的问题)。

3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2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50°,试算出入射角、反射角及

折射角的度数。

35.老花眼镜的镜片属于什么镜?若它的焦距f为0.25m,则该镜片的度数是多少?.

粤教沪科版第三章《 光和眼睛》创新测试题答案(B卷)

一、选择题:

D、C、B 、A、C;B、D、C、A、C;A、A、B、AB、ABC。

二.填空题:

16:1、2、3;4、5、6。 17:XX1、30、60、右。

18: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19:材料、厚度。 20:晶状体、视网膜、近、凹透、发散。

21:正立放大、虚、2、倒立缩小、实。

22:水、空气、折射。 23:10、15、小于。 24:平面、凸透、凸透。

25:焦点、焦距。 26:玻璃、空气。

三.作图或简答题

27、28:(略)

29:⑴将透镜放在太阳底下,能在地面上出现明亮小光点的是凸透镜

⑵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能使字体变大的是凸透镜

30:倒立放大的实像。

能成像。因为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1:用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四.探究或计算题

32:⑴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光屏 ⑵蜡烛、光屏

⑶增大、变大、1倍焦距、正立放大。

33、如:将筷子放入水中,可以看到筷子水下的部分向上偏折。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34: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45°、折射角为15°

35:凸透镜、400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64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