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粤教沪科版第八章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力和机械的基础知识,包括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杠杆原理等内容。试卷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公式。题目类型多样,既有基础的填空题、选择题,也有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实验题和作图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包括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杠杆原理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粤教沪科版第八章《力和机械》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如图1所示,(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表示力能使物体 。

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句话中“水往低处流”是因为 的缘故;而空中的物体能自由落回地面是因为 。

3.乒乓球打法中有一种叫做“上旋球”的。运动员在打球时,除了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 来达到目的。请从生活中举一例说明: 。

4. 你一定观赏过不倒翁,它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 (选填“高”或“低”)。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 的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壁是否 。

5.图2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是_______作用的结果。筷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

6.图3所示,旱冰鞋上小轮子的作用是通过 的方法,使 大大减小。

7.自行车刹车时,越用力捏车闸,车轮越容易停止转动,这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在积有冰雪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缠有铁链,这是采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以上二种情况中的摩擦力都是 的(选填有益或有害)。在自行车上还有部位是杠杆(请写出一个) 。

8.图5是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推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 (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选填“省”或“费”)。

9.请你仔细观察如图6所示的漫画,回答问题:小猴分得的萝卜比小兔分的萝卜 ;(填“轻”或“重”)理由是:当萝卜平衡时,粗的那端力臂 ,根据 ,粗的那端萝卜更重些。

10. 如图7所示,滑轮提起重物G,此滑轮____省力(填“能”或“不能”),力F=____G,此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现在一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12.“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的奔月梦想开始实现。试分析在月球上哪种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

A.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 B.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C.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13.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比试臂力,如图8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 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4.小亮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关于弹力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下面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弹力越大,它的形变就越大 B.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

C.平时我们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D.先有形变,然后才有弹力

15.图9所示,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向),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

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为( )

A.压力为F,压强为p B.压力为F,压强为p

C.压力为F,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

16.小亮同学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误将物体挂在了挂环上(如图10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是4.0N,物体实际重是( )

A.一定等于4.0N B.一定大于4.0N

C.一定小于4.0N D .不一定小于4.0N

17.下列作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铁锁生锈,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B.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拉起来顺畅

C.将笨重货箱在地上铺的圆木上滚动 D.冬天马路上结冰,在冰面上撒些细沙

18.如图11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 )

A.F1F2 C.F1=F2 D.无法比较

19. 如图1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G B.G=N C.F+N=G D. F=N

20. 图13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那么有( )

A.F1>F2>F3 B. F1

C. F2F1>F3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23.在图15中画出拉动汽车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4.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轻按桌面能使桌面发生形变吗?

猜想或假设: 。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⑴器材:刻度尺一把、两个平面镜、光源

⑵装置如图16所示

⑶步骤:①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N和M。

让一束光线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后,射在平面镜N后的刻度尺上,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斑亮点;②用力压桌面,并观察现象。

分析与论证:如果猜想正确,则在上述的实验中我们会看到: 。

25.滑动摩擦力在研究相关物体运动情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已知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

器材:A:斜面  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 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E:弹簧测力计 F:几条毛巾  J:直尺  H:硬纸板 I:秒表

探究课题: 。 猜想或假设: 。

设计实验并进行:

⑴你所选的实验器材(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

⑵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 。

⑶实验记录表格:

⑷分析与论证:如果猜想不正确(或正确),则在上述的实验中,会看到 。

2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会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 边旋转,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⑵实验提供10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17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二种方法),你的方法是 和 。

⑶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以上的实验,得到三组以上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四、综合题(12分)

27.关于人身上的杠杆

人身上有206块骨头,其中有许多起着杠杆作用,当然这些起杠杆作用的骨头不可能自动地绕支点转动,必须受到动力的作用,这种动力来自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

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是个杠杆了,它的支点在肘关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上转,引起曲肘动作(如图18所示);而当肱三头肌收缩、肱;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下转,引起伸肘动作。

如图19是跑动时腿部肌肉示意图,当右腿向前跨步时,是右腿的髂腰肌收缩、臀大肌松弛,使右大腿抬起;股四头肌松弛,股二头肌收缩,使右膝弯曲,这时候,左腿由于它的髂腰肌松弛,臀大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股二头肌松弛,而伸直。

图20是人踮脚时肌肉的示意图,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

⑴画出人的前臂在图17时的杠杆示意图来,标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⑵人的前臂在曲肘时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⑶人踮着脚时也可以看作是杠杆,这时,脚可以看作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呢?

⑷除了文章中介绍的人身上的杠杆外,你还能举出人体上一个杠杆的例子吗?请试试看。

参考答案:

1.改变运动状态 发生形变 2.重力 重力 3.作用点 举例如: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到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4.低 竖直 竖直5.摩擦力 竖直向上 6.滚动 摩擦 7.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 有益 车把和前叉 刹车手闸等 8.C B 省 9.重 短 杠杆平衡条件 10.不能 2G 省距离 加快G的上升速度 11.C 12.B 13.B 14.C 15.C 16.C 17. D 18.B 19.C 20.C 21.22.23略

24.桌子会发生形变 刻度尺上的光斑亮点会移动

25.与滑动摩擦力还可能有关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或无关) ⑴CDEF(或ACF) ⑵⑶⑷略(答案是开放型的,只要合理均可)

26. ⑴ 左 ⑵位置3上挂2个钩码和位置1上挂6个钩码(或其它的方法,只要正确均可) ⑶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为了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一般应做大量的实验,取得数据,所以在实验中至少应取得3组数据。或者是:避免由于实验中所选的情况特殊,而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或是得到的实验规律不够全面,所以实验结论要建立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合理的答案均可)

27. ⑴ 略 ⑵费力杠杆 肱二头肌收缩一点,手就能移动较大的距离。⑶省力杠杆 ⑷略

2006年1月8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64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