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如1图所示,它可以用来做_________实验的装置,如果没有了石棉网可能会在加热过程中使___________爆裂;如果是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没有了石棉网,海波熔化时________固定熔点。(填“会有”或“没有”)
2、 用手指触摸的冰和的水,会感觉_________更冷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 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1)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_______;
(2)氢在-时是_____态,在-时是______态。
(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_______,此时的温度_______。
(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左右,此时______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
(5)用钢做成的锅______冶炼金,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______。(填“高”、“低”或“相同”)
4.、图2所示,甲、乙两图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丙图中错误的是________。
5、下表记录了某物质熔化时测得的实验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1)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
(3)此物质的熔化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min。
二、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A. 熔化、凝华和凝固 B. 液化、升华和汽化
C. 汽化、熔化和升华 D. 凝华、液化和熔化
2、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 冰的温度比水低 B. 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 这是人的错觉
3、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 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 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
C.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4、将一块的冰放入一桶的水中,置于的房间内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5、如图3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6、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一定是 B、三人体温都是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
三. 实验题
1、图4是用常用温度计测量两个室温的温度示数,它们分别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l)该晶体的熔点是 ;
(2)该晶体从到开始熔化共用了 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用了 分钟时间;
(4)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 ;
(5)图像上 段物质处于固态, 段物质是液态,BC段物质处于 状态。
四、简答题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为什么要用钨丝作灯丝?你能从下表中找到原因吗?
2、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常会见到试管壁处的海波开始熔化时,处在试管中央的温度计的示数尚未到达海波的熔点,当海波不断熔化时,温度才慢慢升至熔点,以至于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说说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熔化,烧杯受热不均匀,会有;2. 冰,的冰熔化成的水需要吸热; 3. (1),(2)固,液,(3)放热,,(4)不能用,(5)可以,低;4. 乙,A和C; 5.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2),(3)6min。
二、选择题:1、C ;2、B; 3、C; 4、B;5、B;6、A
三、实验题:1、-;;2、(1),(2)3,(3)4,(4),(5)AB,DC。
四、简答题
1、爱迪生选用钨丝作为灯丝的原因是:钨丝的熔点最高不易熔化成液体而断开。
2、这是因为海波受热不均匀造成的。热是由温度高的物体(或部分)向温度低的物体(或部分)传递。烧杯中水吸收热后传给了试管,试管再传给靠近试管的海波,因此,处在试管壁处的海波先吸热而到达熔点先熔化;而处在中央的海波因吸热少温度上升慢,未达到熔点,所以熔化慢。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让海波处处受热均匀,可以在海波中放入金属片,金属传热快,能使海波均匀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