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西宁21中2017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次月考试卷,涵盖了凸透镜成像、密度、质量、体积等物理概念。题目涉及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以及计算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密度概念及其应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的物理计算。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四次月考测试卷 2017.12

命题组: 初三备课组 A线: B线:

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1.如图5-2.3-13所示的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

2.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体积约为 B. 质量约为5

C. 密度约为1×/cm3 D. 这名普通中学生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改变,密度也随之改变

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 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4.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5-2.3-1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小于

6.如图5-2.3-2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  D.等于 7.如图5-2.3-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把点燃的蜡烛移至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10.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

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

11. 李新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一定都比固体小

B. 把酒精倒掉,剩下酒精的密度仍为0.8×/m3

C.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铅块的体积

12、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若V甲 = V乙 则m甲

D. 若m甲 = m乙,则V甲>V乙

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3.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4.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_(填“前方”或“后面”),需要佩带对光线有 _作用的 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  (填“甲”或“乙”) 。

15. 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明用焦距为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8.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成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

19. 一个能装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用该瓶可装密度是/cm3的酒精___________g,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_________g。

20.由图所示的图线可以知道,甲物质的密度ρ甲=__________。用甲、 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

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2.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实验或探究题(24题9分,25题12分,共21分)

23.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4)当烛焰距离凸透镜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______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5)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在(4)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纸片遮在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   (选填“能”或“不能”).

24. (2015•西宁)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下表是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比较2,4(或3,5)两次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2分) 。

(2)比较1,2 ,3,和4,5,6两组的数据,可得出同种物质的 (2分),物质不同 (2分) ,这个比值反应了物质的某种特性,这种物质特性叫做密度。

(3)兴趣小组同学测量了某种液体的密度,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天平调平后,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然后测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5所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再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位置如图16所示,液体体积为 ㎝³,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³ (2分),通过评估和交谈,发现这种方案测出的液体密度比真实值 。

五 、计算题(26题5分,27题8分,共13分)

25.有一节油车,装满了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石油,称得质量是,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6.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3、质量m=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m3,石块密度ρ石块=2.6×/m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17-18-1 八年物理第四次月考答案

选择题

C C A A B A B B B A A

填空题

13、凸 会聚 14、前方 发散 凹 缩小 乙 15、密度 变大 不变

16、不变 每立方米的食用油的质量为 17、放大 投影仪 不会18、凸 照相机 缩小 近 19、400 600 20、 1:4

作图题

21、 22、

实验或探究题

23、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10 下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右 能

24、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 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同 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

右 32 1.2 偏大

计算题

25、2.46×.

26、(1)3; (2)3; (3)1160g. 答:(1)瓶中水的体积为3;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为3;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1160g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71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