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钦州港区2016年八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份的考试试题。试卷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综合题和填空题,涵盖了物态变化、声音的传播、回声定位、平均速度等多个知识点。题目设计既有基础概念的考察,也有实际应用的题目,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 主要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包括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等。 - 声音传播及其应用,例如回声定位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通过实验设计和计算题来考察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 对常见物理现象的解释,例如霜的形成、雾的形成、光的折射等。 - 物理概念的应用,如晶体熔化吸热、蒸发和凝结等。

绝密★启用前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月份考试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

1.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

A.液化、凝固、凝华 B.熔化、汽化、升华

C.凝固、汽化、凝华 D.升华、熔化、液化

2.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3. 2008年元月,百年难遇的大雪,输电线路被被厚厚的积雪压垮而断电,自来水结冰致使输水管道被涨裂而停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这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4.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

5. 百米赛跑时,终点记录员必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温度为 15 ℃ ,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

A.少了2.94 s    B.多了2.94 s C.少了0.294 s   D.多了0.294 s

6.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7.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冬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8.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9. 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

B.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

C.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D.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0. 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放热 B.升华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汽”是一种汽化现象 新_课_标第_一_网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D.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12.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二、 计算题

13.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 ⑴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⑵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14. 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 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2)子弹飞行的时间? (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5.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回声,那么枯井的深度大约为多少?(当时空气的温度为15 0 C)

三、 实验题

16. 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如何既方便又准确地测出你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平均速度?

17. 如图所示,观察停表.

(1)填写下表:

(2)图中所示时间为________.

18. (6分)(1)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3)如图3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9.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 56 cm ,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_(填“快”或“慢”).

20. 某同学为了测出他骑自行车上学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1)用皮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 l ,并用红绳在前轮上做好记号;

(2)早晨上学出发时______________;

(3)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学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他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

请你把该同学的上述方案补充完整.

四、 综合题

21. 小明身边只有一把米尺和一辆自行车,他想测出自己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你能帮助他吗 还需要什么器材

22.

一辆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峭壁440 m处鸣笛,经2.5 s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为340 m/s)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l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神舟六号”的宇航员   (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原因是  。 (4)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24. 有规律的、好听的声音叫_______________、无规律的难听的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填空题

26. 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口中不断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早晨草地上结了一层霜,这是 现象;早上起床后看见窗台上装水的碗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是 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7. 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可知:DE段表明水面上方的气压为       ;物质在CD段处于       状态;物质在BC段内能       。

28. 同学们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9.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都涉及到物理方面的知识,请将对应图的符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燃放鞭炮   (b)冰袋降温   (c) 仙人球 (d)声波击石 ①可能属于噪声来源的是   ;    ②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③缩小表面积,减少液体蒸发的是    ;④利用晶体的熔化吸热来降低温度的是   。

30. 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作者乘船在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感受。在“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 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4个)

解答示例:光的反射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3、C 4、C 5、C 6、C7、D 8、B9、C10、A11、D12、B

二、计算题

13、(1)459m (2)利用次声波 14、(1)2.1s   (2)0.6s   (3)850m/s  

15、340m

三、实验题

16、 v= = 。

17、 (1)

(2)1 min 4.0 s或64.0 s

18、(1)4.70 (2)35℃~42℃,36.9 (3)①v=s/t  ②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③0.5 19、运动  0.08  慢 

20、(2)记下手表的时刻 t 1   (3)数出自行车前轮滚动的圈数 n

(4)记下手表的时刻 t 2   (5)

四、综合题

21、 略

22、 12 m/s

23、(1)水蒸气遇冷液化;(2)压缩体积;(3)不能;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4)3.84×10 8 . 24、 乐音  噪音

25、 (1)液化 凝华 熔化 (2)熔化 (3)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 使用节水型马桶 五、填空题

26、液化 凝华 凝固 27、一个标准大气压;液体;增加   

28、 汽化 液化 凝华 29、a  d   c  b

30、 光的传播:月光能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

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下落。

声音的产生:乌鸦声带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

霜(或雾)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或凝结)成霜(或雾)。

光的折射:人眼观察到的夜景相当于凸透镜成像。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72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