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八年级物理期未试卷斜尾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的物理期末考试卷,涵盖了多个基础物理知识点。试题内容包括物质状态变化、光学原理、声音特性、物态变化、密度与质量、以及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全面评估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光学原理、声音特性、密度与质量、晶体熔点、物理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06-2007学年秋季期末考试卷

八级物理

(考试时间:920分钟;总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把学校,姓名,座号写在左侧,便于装订.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

其有 、 两种方式。

2、毛毛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 (填“实”或“虚”)

像,当毛毛靠近镜子时,它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 。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

(1)手掌宽度约1 ; (2)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 ;

(3)铅笔芯直径约1 ;(4)指甲宽度约1 。

4、水的密度是 ,读为 ,其物理意义

是 ,将的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

水的密度为 。

5、质量是1㎏的物体,带到月球上,该物体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声音在金属中比空气中

传播得 (填“快”或“慢”)

7、某人站在穿衣镜前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

当他距镜面的距离靠近了时,人与像的距离应为 。

8、光线沿与镜面成60º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 。

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童话故事中小白兔不用看就明白门外喊开门的不是兔妈妈而是大灰狼,这是因为不同的物体发声,其 是不同的。

10、黑人运动员马丁以10s的成绩赢得百米比赛的冠军。马丁百米

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马丁跑步过程的最大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他的平均速度。

11、“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

在 处减弱的。

12、如右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

状态, 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

13、一块冰的体积为200dm3,它的质量

为 ,当它化成水后水的质

量为 。(ρ冰=0.9×103㎏/m3)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

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淞的出现

2、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密

度之比为( )

A: 1:2 B:2::2:9 D:9:2

3、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

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

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

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 )

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

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5、“女高音”和“引吭高歌”的“高”分别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大,音调高 B:音调高,响度大

C:音调高,音色好 D:音色好,音调高

6、日常生活中使用高压锅的主要作用是( )

A:坚固耐用 B:缩短水沸腾时间

C:增大压强,降低水的沸点 D:增大压强,提高水的沸点

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8、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

9、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的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

A B C D

1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时,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此现象反映

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而后蒸发 B、先升华而后蒸发

C、先液化而后升华 D、先凝华而后升华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完成下列光路图。

四、简答题(4分)

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后,在壶盖小孔的上方一定高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近小孔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这是为什么?

五、实验题(每空格2分,共20分)

1、某同学测石块密度时,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在的位置

如图(a)所示,石块质量为 g;再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如图(b)所示,石块的体积为 ㎝3;则石块的密度为 bg/m3.

(a) (b)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如下数据:

(1)水的沸点是 ℃

(2)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 现象,水沸腾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继续对水加热,它的温度 。

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右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和像 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上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六、计算题(共22分,4+5+8)

体育锻炼用的“铅球”质量为,体积为0.57dm3,这个“铅球”是铅做得吗?(ρ铅=11.3×103㎏/m3)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声。问: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运行速度多大?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汽化 蒸发 沸腾

2、虚 不变

3、(1)dm (2)m (3)mm (4)cm

4、1.0×103㎏/m 1.0×103千克每立方米

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 1.0×103㎏

等于

振动 快

30º 变小

音色

/s 大于

人耳 声源

(1)熔化 吸收 (2)

1.8×103㎏ 1.8×103㎏

选择题

1、A 2、D 3、D 4、C 5、B 6、D 7、D

8、A 9、D 10、A

作图题

简答题

答:水沸腾后从壶盖小孔冒出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放热而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白气”,而紧靠近小孔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放热,因而看不到“白气”。

五、1、84g 30㎝3 2.4×103㎏/m3

2、(1) (2)汽化 吸 不变

3、(1)到镜面的距离 (2)大小 (3)不能

六、计算题

1、v=0.57dm3=0.57×10

解:

答:由题目提供的密度可知,铅的密度是11.3×/m3,可见这个球不是铅球。

2、解:

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

3、解:s=vt=v(t2-t1)

=/s×(2.1s-0.6s) =

s'=s=

答:大炮距坦克,炮弹运行速度是/s.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78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