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管内装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比较P1、P2的大小,则:
A P1>P2 B P1=P P1 2、如图1所示盛水容器,水在A、B两处的压强分别是为PA、PB,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PA=2PB B. PA=3PB C. PA=1/2PB D. PA=1/3PB 3、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9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 , 比较 , 则 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4、如图2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无法确定 5、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6、如图3所示,瓶子里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瓶口,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朝下这时瓶里的水对塞子的压强跟没有倒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比较:( ) A.压强变大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无法判断 7、水坝的下部总要修得比上部宽,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若水坝蓄水深度是,则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_Pa。 8、如图4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9、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ρ甲= 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10、一艘船的船底在水下被撞了一个洞,洞口的面积为2,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水的压力为25N,洞口在水下的深度是______m。(g取10N/Kg) 11、已知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若将人体近似看作为一个圆柱体,由此可估算出身高为的人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Pa。(g取10N/Kg) 12、如图6,平底茶壶的质量是,底面积是2,内盛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13、上课时,老师先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后问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强的猜想是: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老师请小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压强计进行实验。他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能验证出他的猜想(选填表示序号的字母):(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 14、如图7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 15、如图8,A为两端开口的试管,B为一轻塑料片,烧杯中装有盐水,B在盐水中的深度是。(ρ盐=1.1×/m3)现在向试管中缓慢注水,当塑料片B刚好脱落时管内水的高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