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2008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定稿)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08-2009学年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的物理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内容涵盖光学、声学、热学等多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光学、声学、热学、电学等多个物理领域的基础知识,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具体知识点包括:光源识别、声现象理解、导体与绝缘体区分、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电路连接与电流分析、噪声控制措施、晶体熔化过程、水的沸腾实验、电路故障排查、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等。

本卷中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字母,物理单位用正体字母(试卷中答案只供较对用,不必打印)

2008-2009年花都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物 理 试 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蜡烛 C.月亮 D.白炽灯

2.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以下学习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塑料刻度尺     B. 绘画橡皮   C.金属小刀片   D.物理课本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6. 如图2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

A.通过A点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7.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减弱声波的反射 D.装饰的美观些

8.如图3所示,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安装正确的是( )

9. 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10.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11.图4所示中,描述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

12. 如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

“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4. (1)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2)小芳同学在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15.(1)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处,看到了自己在镜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成的,他到镜中像的距离为 m。

(2)如图6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lO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6.(1) 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7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8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图7 图8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三、作图题(共9分)

17.(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9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图10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8. 请在图11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19. 在方框中画出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测灯泡L1电流的电路图,并在图13上连接实物图.

四、计算题(共15分)

20.(7分)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s计算)

21.(8分)在图13中,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14所示,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15所示.求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A?

五、简答题(5分)

2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16所示。

(1)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3.(6分)图17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①应选择____ 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②如果在像Aˊ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 __承接到像Aˊ(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③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6分)(1)图18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2)图19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水的温度是_______℃。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__ _。

(3)如图20所示,是某探究小组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5.(7分)(1)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看到如图21的实验现象,这是因为

(2)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设计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B、C各点的电流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大小相等

①小明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

②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80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