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定稿)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物理期末考试,涵盖了光学、声学、热学、电路等多个物理知识点。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听诊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显微镜的构造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声学、光学、热学和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萝岗区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说明:

1.本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

A.黄色光线 B.绿色光线 C.红外线 D.紫外线

2.如图1所示,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木材、石墨 B.木材、橡皮

C.石墨、金属 D.石墨、橡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4.在图2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放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汽化、凝华

C.升华、熔化、液化 D.液化、凝固、凝华

6.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此用电器最可能是

A.空调机 B.日光灯 C.电冰箱 D.电风扇

7.下列家用电器或家庭电路元件中属于串联的是

A.电视机和冰箱 B.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

C.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 D.不同房间内的电灯

8.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9.在图3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A.②① B.②④ C.③④ D.③①

10.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C.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D.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11.如图4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12.如图5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4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赤道运行7.5圈,由此你能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为 km。

15.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6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温度计的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16.图7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响度大, 图音调高。

17.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 爷爷戴的老花镜是 透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以增强其折射光的能力,便于在水中能看清楚物体,假如“美人鱼”要在陆地上看报纸,她应戴

透镜。

18.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对太阳光有 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9.在各种带电微粒中, 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物理学家把 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0.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 表测量,在测量时,它必须与用电器 (填“串联”或“并联”);在测某用电器电流时,其读数如图8所示,则它的大小是 A.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22.在图10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

23.根据图11甲的电路图,在图11乙方框内画出它所对应的电路图。

四、问答题(共7分)

24.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4分)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3分)

五、实验与探究题(第25题10分,第26题5分,第27题10分,共25分)

25.下面是小东和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每空1分)

(1)在探究前,小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他们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 cm。

(2)实验时,他们先将蜡烛、 和 依次放置,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蜡烛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

(3)当蜡烛离凸透镜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4)当蜡烛离凸透镜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5)当蜡烛离凸透镜时,光屏上看不到像,但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

的虚像, 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26.初二3班第6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1分)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2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3分)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说明当时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分)

27.某学校的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1)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3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13乙中连接测量A点电流时的实物电路图。(2分)

(2)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2.5V ”和一个“3.8V ”的小灯泡,按电路图(图13甲)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分析表一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                 。

(3)小红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两个“2.5V ”的小灯泡,按电路图(图13甲)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的电流表读数如图14所示,请将数据记录在表二相应位置。(3分)

(表二)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时,小红认为该实验应有如下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都相等;②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I干路=n I支路。(n为支路条数)

你同意小红的结论吗?你如何评价小红的观点?(3分)

答: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80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