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15•浙江义乌中考)小明游玩了意大利比萨斜塔后,买了一个模型。当模型塔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小明对模型塔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倾斜的塔不受桌面对它的摩擦力
B.以跑动的小狗为参照物塔是运动的
C.塔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D.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 (2015•四川绵阳中考)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3. 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没有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4. (2015•福建漳州中考)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惯性增大了
B.“飘浮”在空间站的航天员,惯性消失了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D.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5. (2015•浙江衢州中考)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6. 如图是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7. (2015•福建泉州中考)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下列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受到的摩擦力
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
C.球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8. (2015•湖北宜昌中考)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9. 如图5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包下安装轮子 B.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C.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10. (2015•山东枣庄中考)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
1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易停下,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没有惯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加推理得出的
13. (2015•江苏镇江中考)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作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开始,小兵每隔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B.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
D.若时撤去,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 (2015•辽宁大连中考)小明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若汽车突然加速,小明将向________倾(选填“前”或“后”)。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对比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对比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甲 乙 丙
16. 在雪天我们经常见到在汽车的轮胎上会缠绕些铁链,这是为了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______。
17. 投掷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篮球具有___;篮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这是因为篮球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18. (2015•四川德阳中考)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 N的水平力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将、两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推,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__________N。
甲 乙
19. 如图甲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如图乙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的作用。
甲 乙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20. (4分)(2015•广西玉林中考)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一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21. (6分)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固定的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
22. (6分)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23. (7分)(2015•山东东营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某小组根据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图中的木块、长木板完全相同)
甲
乙
丙
丁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滑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可探究猜想A;
(3)利用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可探究猜想B;
(4)利用图_________和图________可探究猜想C。
24. (7分)(2015•四川德阳中考)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5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毛巾表面 第二次 棉布表面 第三次 木板表面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25. (7分)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1)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平衡现象,若要使卡片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卡片在如图丙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平衡,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结论,请你提出一实验改进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模型塔静止在桌面上,说明塔处于平衡状态,只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选项正确;以跑动的小狗为参照物时,塔相对于小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塔是运动的,故B选项正确;静止在桌面上的塔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塔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故C选项正确;塔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塔的支持力作用在塔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
2. B 解析: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垂直桌面向下,这两个力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选项错误;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竖直向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正确;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选项错误;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选项错误。
3. C 解析:瓶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力相等。
4. D 解析:惯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速度的变化不影响惯性,故A选项错误;航天员“飘浮”在空间站中是空间站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完全失重现象,航天员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航天员的惯性不变,故B选项错误;驾驶员的质量不发生变化,驾驶员的惯性不变,故C选项错误;抛出的实心球在运动时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故D选项符合题意。
5. B 解析:笔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故A选项不正确。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B选项正确。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选项不正确。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是因为笔具有惯性;而摩擦力存在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压力,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运动,笔与手指间符合上述条件,所以笔与手指间存在摩擦力,故D选项不正确。
6. A 解析:根据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可以知道,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故A选项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不能用“受到惯性的作用”这样的词语表达,故B选项错误;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作用在单杠上,方向向下,他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他身上,方向向下,可判断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选项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选项错误。
7. C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球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中的两个力都不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所以都不属于平衡力。
8. C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足球原来是运动的,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选项正确。
9. C 解析:A选项中,行李包下安装轮子是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B选项中,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C选项中,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D选项中,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
10. B 解析: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乘客下半身随车很快也停止运动,而乘客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客猝不及防而向前倾倒,故正确排序为④②③①,B选项正确。
11. C 解析:一对平衡力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A、D选项中,两个力都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C选项满足条件,故C选项正确。一对相互作用力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而B选项满足条件,故B选项正确。
12. CD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选项错误;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B选项错误;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减小了质量,从而减小了惯性,故C选项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后得出的,故D选项正确。
13. ABD 解析:物块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由图丙可以看出,物块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可知,在物块受到的拉力,所以物块运动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由图乙可知,在物块受到的拉力为,小于摩擦力,故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受到的拉力为,大于摩擦力,故物块做加速直线运动。
内,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故A选项错误。内,物块做加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所以,故B选项错误。内,物块做加速直线运动,物块的速度越来越大,物块的平均速度,所以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故C选项正确。第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若撤去拉力,物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但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块会运动得越来越慢,直至停止,故D选项错误。
14. 静止 后 解析:小明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当汽车突然加速时,小明的脚随汽车一起加速前进,由于惯性,小明的上身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所以小明将向后倾。
15. 压力 粗糙程度 解析:对比题中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它们的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对比题中甲、丙两图,它们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6.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在雪天我们经常见到在汽车的轮胎上会缠绕一些铁链,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17. 惯性 受重力作用 解析:投掷出去的篮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因为篮球在飞行中一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18. 0 20 解析:图甲中物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块受力如图甲所示,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假设受摩擦力,其受力就不再平衡,将不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其所受摩擦力为0。甲图中物块受力情况如图乙,其中,水平方向只受到和摩擦力作用,因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二力平衡,故。乙图和甲图相比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所受摩擦力也不变,仍为。
甲 乙
19. 惯性 摩擦力 解析: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又受到重力作用,从而落到正下方;缓慢击打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
20. 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可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以物体的重心为力的作用点,分别沿水平方向向右和向左作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并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然后在向左的力的箭头的附近标注力的符号“”,在向右的力的箭头的附近标注力的符号“”。
21. 因为锤头具有惯性,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运动,锤柄因撞击而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22. 因为先跑一段距离的目的是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起后,由于惯性,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3. (1)使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甲 丙 (3)甲 丁 (4)甲 乙
解析:(1)本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此时木块受力平衡,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当探究猜想A时,应该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利用图甲和图丙。(3)当探究猜想B时,应该控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利用图甲和图丁。(4)当探究猜想C时,应该控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利用图甲和图乙。
24. (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 (2)木板 小 (3)匀速直线
解析:(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需要控制小车在斜面底端运动的速度相等,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滑下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2)从题目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由此可见,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时间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小。(3)本实验的结论不是直接从实验中得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获得。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推理可知,若没有阻力,则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会永远运动下去,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5. (1)卡片重力较大 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旋转卡片 使两边拉力大小不等 (3)绳子与滑轮间摩擦较大 加润滑油(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于是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卡片重力较大,要得到科学的结论,可以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来进行实验。(2)实验中,若要使卡片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将通过旋转卡片或使两边拉力大小不等的方法实现。(3)由题图丙可知,卡片在两侧拉力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平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间摩擦较大,要得到科学结论,可以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