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6分)
1. 如图是学校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详解】旗杆顶上滑轮的轴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其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选C。
2. 湘西自治州矮寨公路被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省力 B.省距离 C.省时间 D.省能量
【答案】A
【详解】公路被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根据功的原理Gh=Fs可得,增大斜面的长度来减小车辆向上行驶时的牵引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汽车方向盘 B.门把手 C.水龙头 D. 雨刮器
【答案】D
【详解】ABC.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属于轮轴,是轮转动带动轴转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省力杠杆,故ABC不符合题意;
D.雨刮器属于轮轴,是轴转动带轮转动,故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相当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 )
A.夹起食物的筷子 B.拔钉子的羊角锤
C.剪铁丝的钢丝钳 D.起瓶盖的开瓶扳手
【答案】A
【详解】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A.夹起食物的筷子的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
BCD.拔钉子的羊角锤、剪铁丝的钢丝钳、起瓶盖的开瓶扳手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属于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所示,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时,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借助辘轳汲水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辘轳是一个动滑轮
B.克服水重和桶重做的功是有用功
C.增大转动摇把的速度不能提高辘轳的机械效率
D.通过现代科技改良后,可以将辘轳的机械效率提高到100%
【答案】C
【详解】A.辘轳是一个轮轴,在使用时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属于省力杠杆,使用辘轳汲水时可以省力,故A错误;
B.汲水时的目的是为了把水提上来,因此克服水重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故B错误;
C.增大转动摇把的速度,在水的重力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不变,额外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不变,故C正确;
D.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有额外功,因此通过现代科技改良后,辘轳的机械效率也不会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2 【答案】A 【详解】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左滑轮为定滑轮, F1处于绳端,所以F1=f 中滑轮为动滑轮,F2处于绳端,则 右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物体匀速运动,滑轮受到向左的力2f等于向右的拉力F3,即 F3=2f 所以F2 故选A。 7.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装置如图所示,欲使所测机械效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转轴加润滑油 B.增加提升高度 C.增大提升速度 D.减小物体质量 【答案】A 【详解】A.转轴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减小额外功,可以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符合题意; B.有3段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与提升高度高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速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若减小物体的质量,根据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7题图 第8题图 8. 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杠杆上垂直粘有A、B两根粗细相同的蜡烛且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两蜡烛所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lAO=2lBO,现同时点燃蜡烛,经时间t,它们减少了相等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前A、B蜡烛重力之比为2∶1 B.经时间t,杠杆右端下沉 C.经时间t,杠杆左端下沉 D.经时间t,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 【答案】B 【详解】A.点燃前A、B蜡烛前,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AlAO=GBlBO 变形得 故A错误; BCD.经时间t,蜡烛燃烧后减小的重力ΔG相同,则支点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GA-ΔG)lAO=GAlAO﹣ΔGlAO 支点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B-ΔG)lBO=GBlBO-ΔGlBO 由于lAO>lBO,所以ΔGlAO>ΔGlBO,GAlAO=GBlBO 则有GAlAO﹣ΔGlAO<GBlBO-ΔGlBO 所以杠杆右端下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9. 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种简单机械分别提起同一重物G,已知滑轮重20N,杠杆(OB=2OA)重10N,手的拉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该装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B.乙图: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比甲图的低 C.丙图:在匀速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3逐渐变小 D.若提升的物体越重,乙、丙的机械效率就会越高 【答案】C 【详解】A.甲图是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即做相同的有用功,忽略绳重及摩擦,则甲装置没有额外功。已知滑轮重20N,则乙克服机械重力所做的额外功比甲大,由 可知,乙的机械效率比甲图的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始终保持拉力F3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在杠杆匀速拉动物体上升过程中,动力臂总是阻力臂的2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3保持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提升的物体越重,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越大,而额外功不变,由 可知,机械效率就会越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400N的物体提升1m,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2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B.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4m C.拉力F做的功是2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0.9% 【答案】D 【详解】AB.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1m=2m>h 这个滑轮组费距离,故AB错误; C.拉力F做的总功为,故C错误; D.有用功为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故选D。 11. 我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在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如图1所示,冀求孩子健康成长,俗称“立夏秤人”。如图2,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0kg,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忽略绳重和杆重),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杆秤的“0”刻度线在悬挂点O处 B.该秤砣的质量为3kg C.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可以将称的悬挂点O右移 D.若换更重的篮子,可以增大该杆秤的量程 【答案】B 【详解】A.该杆秤的悬挂点O是称量时的支点,确定杆秤的零刻度线,秤钩不挂物体时,提起秤纽(O点),调节秤砣的位置,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标记秤砣悬挂点为零刻度线,故A错误; B.由题知,小孩和篮子的总重力 G=mg=10kg×10N/kg=100N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 = F2L2可得 G×OA=m砣g×OB 即100N×3×10−2m=m砣×10N/kg×10×10−2m 解得m砣=3kg,故B正确; C.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 = F2L2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即称的质量越大,所以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可以将称的悬挂点O左移,减小动力臂,故C错误; D.若换更重的篮子,阻力和阻力臂都变大,在动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变大,即该杆秤的量程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2. 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答案】D 【详解】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①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② 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③ 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G=nF-G动 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 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2分) 13. 如图所示,滑轮 是定滑轮(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50牛,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时,力F2为 牛;若用力F2使物体匀速上升2米,力F2所做的功为 焦。 【答案】A,25,100。 【详解】由图可知滑轮A的轴固定不动,所以滑轮A是定滑轮。 由图可知B滑轮是动滑轮,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则拉力 拉力F2移动的距离为s=2h=2×2m=4m 则拉力F2做的功为W=F2s=25N×4m=100J 14. 生活中有很多小妙招,如图甲所示,用钢勺很轻松就可以打开饮料瓶盖,模型如图乙,它是以 为支点(选填“A”或“B”)的省力杠杆,手在 (选填“C”或“D”)点向下压时会更省力。 【答案】B,D。 【详解】如图乙,用钢勺撬动瓶盖,以点B为支点,动力作用在勺柄上,瓶盖对勺头的阻力作用在点A向上,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手作用在D点时的动力臂大于作用在C点的动力臂,这样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更小,更省力。 15. 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拉力FN保持竖直向上,杠杆重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FN= N;此杠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若将重物G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则拉力FN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0,省力,变小。 【详解】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和阻力均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所以O是支点,G是阻力,FN是动力,OA是阻力臂,OB是动力臂;由图可知,动力臂 OB=OA+AB=10cm+10cm=2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N×OB=G×OA 代入数据得FN×20cm=20N×10cm解得FN=10N。 OA是阻力臂,OB是动力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若将重物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FN变小。 16. 如图甲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手柄 (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纹 (选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答案】B,等臂,粗,密。 【详解】由图甲知,用力摁住C点打开夹子时,AC是绕着B点转动的,C点受到的力是动力,A点受到的力是阻力,所以支点是B点。 由题意知,AB=BC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是等臂杠杆。 如图乙知,螺丝刀在作用时相当于轮轴,手柄相当于动力臂,作用在手柄上的力是动力,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使用手柄粗一些的螺丝刀,相当于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少动力,即更省力。 螺丝钉的螺纹的作用相当于斜面,螺纹密一些的螺丝钉,相当于在斜面的高度不变时,增大斜面的长度,起到省力的作用。 17.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如图乙所示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相当于 (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 甲 乙 丙 (2)如图丙所示,一根撬棒AD=1m,CD=BC=0.2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50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 N。 【答案】动滑轮,杠杆,100。 【详解】(1)动滑轮在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图甲中的树木在用力时,都会移动,属于动滑轮;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在与台阶的接触点处转动,因此可以把球形重物看成一个杠杆,这杠杆的支点是石碾子与台阶的接触点。 (2)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l1=AD=1m 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此时阻力F2=500N,阻力臂l2=CD=0.2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 18. 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自拍时的示意图,自拍杆可以看作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已知自拍杆长1m(质量忽略不计),手机对杆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 = 3N,图中L1 = 10cm,L2 = 80cm,则手垂直于杆的动力F1 = N。拍摄需要伸长自拍杆时,若保持F1的作用点、方向及支点位置不变,则F1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费力,24,变大。 【详解】观察图可知,人为了举起自拍杆所施加的力F1的力臂为L1,手机所造成的阻力F2的力臂为L2,因为L1=10cm,L2 = 80cm,所以L1 < L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自拍杆可看作是个费力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 = F2L2,代入数据L1= 10cm,L2= 80cm,F2=3N得 F1×10cm = 3N× 80cm 解得F1 = 24N。 拍摄者伸长自拍杆,则阻力臂L2增大,保持F1的作用点、方向及支点位置不变,则动力臂L1不变,由于阻力F2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 F2L2得,动力F1变大。 19.如图甲所示,将一个长为1m、质量为50kg的长方体箱子沿着长为s=3m的斜面推到高为h=1.8m的车厢中的A处,推动箱子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所用推力如图丙所示,则整个过程中箱子的平均速度为 m/s;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 N;在斜面上推动箱子的机械效率为 ;在车厢里推动箱子时,推力的功率为 W。 甲 乙 丙 【答案】 0.3,106,73.5,60。 【详解】由图乙可知,整个过程中箱子移动的距离为6m,所用时间为20s,则整个过程中箱子的平均速度为 箱子在斜面上运动时,推动箱子做的有用功为
由图丙可知,箱子在斜面上运动时,所用推力为400N,推动箱子做的总功为
则箱子在斜面上运动时,推动箱子运动做的额外功为
根据可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 在斜面上推动箱子的机械效率为
由图丙可知,在车厢里推动箱子时,所用推力为F′=100N,所用的时间为 由图乙可知,在车厢里推动箱子时,箱子移动的距离为 则推力的功率为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答案】见右图。 【详解】小球所受重力G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可知,A点距离O点是最远的,故AO为力臂时,力是最小的;由于小球的拉力使得杠杆顺时针转动,则动力必须使得杠杆逆时针转动,动力方向垂直于OA向上,如图所示。 21. 如图所示,小亮用滑轮组将装修材料运到楼上,请用笔画线帮他组装最省力的滑轮组。 【答案】见右图。 【详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则动滑轮上缠绕的绳子数应最多,由图中可知,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则动滑轮上最多可缠绕三股绳子,如图所示。 22. 图甲是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部分可视为一种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1)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2)阻力F2的力臂l2。 【答案】见右图。 【详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与阻力臂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O为支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从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 23. 杆秤是我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称量工具,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制作了一把杆秤;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至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边A处挂3个相同钩码,如图乙,要使杠杆平衡,应在杠 杆右边B处挂同样的钩码 个; (3)小红想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将B点所挂钩码取下,用弹簧测力计倒挂在B点并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原本所挂钩码重力的大小; (4)实验结束后,小红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杆秤,该杆秤有2个提纽。若提起提纽1,秤盘不放物体,将秤砣移至某一点使杆秤恰好水平平衡,那么该点标定的刻度应为 ;以此类推,在秤盘上放1g 的物体,移动秤砣,使杆秤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定的刻度为1;然后在秤盘上放2g的物体按上述方法直至标出所有刻度; (5)若要增加称量的范围,应选用提纽 。 【答案】 右 2 不变 0 提纽2 【详解】(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左边重,此时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的钩码 (3)将B点所挂钩码取下,用弹簧测力计倒挂在B点并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平衡,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的大小不变,拉力不变,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4)若提起提纽1,秤盘不放物体,将秤砣移至某一点使杆秤恰好水平平衡,此时秤盘内的质量为零,那么该点标定的刻度应为0; (5)选用提纽2,支点左移,可以增大阻力臂,秤砣的质量不变,阻力的大小不变,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变大,动力臂也比原来小,则说明动力变大了,从而增加了称量的范围。 24.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答案】(1)变小,测力计的重力;(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中。 【详解】(1)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是: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这时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测力计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测量值小于向上绳子的拉力即钩码重力。 (2)人在提升重物时把动滑轮也提起了,所以动滑轮本身的重力是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转轴之间有摩擦,绳也有一定重量,导致拉力增大。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才成立的,在实际实验中,动滑轮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观存在的,要减小此差异,则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中。 25. 图甲是“再探动滑轮”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N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该过程中所做的总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2)增加钩码的数量,并将其提升相同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将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下同),机械效率将 。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与(2)同理。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 方法二: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力 方法三:汽车保持良好的润滑 【答案】(1)0.4,75;(2)不变,增大,一。 【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即拉力F=2N;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上升到B'位置,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则该过程中所做的总功为 物体升高的距离 则该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在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提升相同的高度,动滑轮本身的重力不变,因此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是不变的。无论钩码数量增加与否,只要动滑轮的重力不变,克服其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就不变。 由于增加钩码的数量,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增大,由 可知,机械效率增大。 由上可知,同一动滑轮,额外功相同,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可提高机械效率,即是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是在额外功相同时,人越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故方法一符合题意;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是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加机械效率的,故方法二不符合题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是通过减小摩擦(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械效率的,故方法三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与(2)中提高机械效率方法相同的是方法一。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6.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某同学用100N的力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箱子,已知箱子质量为20kg,斜面长3m,斜面高1.2m,g=10N/kg。求: (1)箱子受到的重力; (2)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使用斜面推箱子时有哪些更省力的方法。 【答案】(1)200N;(2)20N;(3)80%;(4)见解析 【详解】(1)箱子受到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2)推力所做的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斜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拉动物体沿斜面运动时,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可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 答:(1)箱子受到的重力是200N; (2)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4)见解析。 27. 质量为1.8t的小汽车陷入泥泞中,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聪明的小红很快想到了办法,利用所学滑轮组知识,带领大家将小汽车顺利拉出。如图,若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求∶ (1)小汽车所受阻力f; (2)绳子自由端拉力F1; (3)树承受的拉力F2; (4)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 【答案】(1)3.6×103 N;(2)1500N;(3)3000N;(4)450W 【详解】(1)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所以小汽车所受阻力为 (2)滑轮组机械效率 则绳子自由端拉力 (3)树承受的拉力等于定滑轮上2股绳的拉力的合力,所以树承受的拉力为 (4)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绳子自由端的运动速度为0.3m/s,拉力F的功率为 答:(1)小汽车所受阻力为3.6×103 N; (2)绳子自由端拉力为1500N; (3)树承受的拉力为3000N; (4)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为450W。 六、综合题(共6分) 28. 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如图,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 a. 如图1,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如图2,将大象引入铁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B=10cm,OA=5cm,铁笼重245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0N。(g=10N/kg) (1)步骤a的目的是消除 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此时槽钢为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求槽钢的重力是多少 ; (3)求大象的质量为多少 ; (4)一位学生看到后,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来代替测力计,每个滑轮重力为20N,滑轮组绕绳的一端和槽钢A端相连,且竖直穿过地面上的定滑轮。 ①请你帮他完成余下的滑轮组绕线设计 ; ②挂上适当的重物后,槽钢能水平平衡,试计算槽钢水平平衡时,所挂重物的总重力为多少 ?(不计绳重及摩擦) 【答案】(1)槽钢和铁笼重力对测量的影响;(2)省力;(3)100N;(4)2×104N,见下图,780N。 【详解】(1)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说明此时槽钢和铁笼的重心过O点,这样可以消除槽钢和铁笼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 根据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槽钢的重力力臂是 OM=0.5AB﹣OB=0.5×510cm﹣10cm=245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OA=G象×OB 即400N×500cm=G象×10cm 所以G象=2×104N (4)①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②根据题意可知,所挂重物的总重力为 G'=nF-G动=2×400N-20N=78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