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淄川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八年级语文试题。试卷内容涵盖了积累与运用、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大板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通过一些典型例子和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选择。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现代文阅读理解等方面。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生活哲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淄川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出题人 冯玉玲)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读下面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zhàng( )壁了。

2、请根据句中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2分)

(1)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_____________。

(2)我和母亲也都有些(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_________,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_______,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2)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3)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4)反动派挑拨离间,______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A. 琢磨  品位  刮目   卑鄙 B.捉摸  品味  刮目 卑鄙

  C. 捉摸  品位  侧目   卑劣 D.琢磨  品味  侧目  卑劣

4、下面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修改意见: 。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开展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故事会】(2)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 ”的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2分)

6、默写诗词(11分)

(1)胡马依北风, 。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3)北极朝廷终不改, 。

(4)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 。

(8)《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一致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二、文言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唐睢和墨子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1—13题(5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君与知之者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8题.(14分)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为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 鲁迅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当初他曾经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殊死斗争。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经为之付出过艰辛。俗话说“聚沙成塔”, “滴水成冰”,都含有“积少成多”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辩证法。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可贵的。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劳动, , 。

然而,人生路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这个放弃不是通常说的去掉,他的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为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俗语“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不要停止继续进取的步伐。

泰戈尔在《 飞鸟集》 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为了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沙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沙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去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沙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沙锅已经碎了,回头看了又看有什么用呢?

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病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才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学会钦弃。(选自《 杂文月刊》 )

14、阅读全文,请你为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2分)

15、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16.请结合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2分)

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劳动, , 。

17、根据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3分)

名言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名言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18、生活中你肯定有过“放弃”之举,请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小村·我

我起床的时候,白雾还罩着整个儿村子,村子还在轻轻打着呼噜。

雾还没有散尽,我已在村后的小河边坐定,祈祷着鱼儿咬钩。今天我要送鱼汤给愚生爷爷。前天的事一直在我脑子里盘踞着,不能碰,一碰就针刺一样痛。

我有两年没回老家了,房子还是那些房子,路还是那条路,唯一的变化就是走到哪儿都是赌场,烟雾缭绕,吵吵嚷嚷,透过烟雾,男女老少面色麻木,布满血丝的眼却闪出银币似的光芒……在村前的石阶上,坐着修武爷爷。我向他问好,他那抽搐的嘴歪扯了许久,才从喉咙里扯出个沙哑的响声来……

听说村里的老单身愚生爷爷快要死了,村医断言就在最近几天,是肝腹水晚期,肚子已肿得像个大西瓜。传言这病传染,村人都远远避着他。听说他有一次去过天明家的厕所,天明家三天都不敢进去屙尿。村里面连他的两个亲侄子也懒得瞧他一眼,好像瞧他一眼,病菌就会沿着目光爬过来似的。

我大概知道肝腹水只不过是肝硬化后期,硬化是不传染的。我本来打算去看他,可拖了两天,这种冲动渐渐冷了下来。

……

昨天下午,我提着一袋雪梨站在他的院门前,却久久没有勇气去敲那有点破烂的门,心跳得特快。梨忽而变得很沉,忽而又变得很轻。

敲过门后过了很久,门才吱地打开,露出愚生爷爷那张苍老的脸。他枯干的嘴上浮现出一种特别温柔的笑。我从未见过那么忧郁的眼睛。

荒院里长着高高的杂草,弥漫着一种清淡的霉味。这时,一只燕子唧唧叫着飞了进来,落在屋檐下的一个新燕窝上,并不断发出清脆的啁啾声。我陪愚生爷爷在院里的木墩上坐下,他只能说是半靠在一个高木桩上,肚子已经使得他坐不下去了。

我跟他谈起鱼,过去他很爱捉鱼。一谈到鱼,他目光呆滞的眼睛就闪出异样的神采。

“我小时侯第一个鱼钩还是你送的呢。”

“那天把你乐坏了,当天就在塘边坐了半天,钓了十多条小鲫瓜子,让你妈给你熬了汤……”

我已在河边的鹅卵石滩上坐了很久,可浮子仍漂在水中不动。愚生爷爷说那句“现在连一碗鱼汤也捞不着啦”的声音还在我心里盘旋。

河两岸长着多高的灌木,使河心显得有一点阴暗。我不安地挪动着屁股,一会儿看看阴灰的天,一会儿瞧瞧浮子。

隔着树丛,听到路上有说话声。“你说宇飞那孩子蠢不蠢,昨天下午跑到愚生佬家去了!亏他还是个大学生,就不怕蹭一身病?”是友权伯!

又听见小六叔笑了笑:“愚生佬怎么还不死,死了我就不怕了,还可搞几顿饱酒喝……”

他们的声音渐渐变得稀淡了。浮子还在水上傻待着,我重新换上诱饵。

没过多久,浮子忽然微微颤了几下,接着轻轻往河心拖。我猛提起钓竿,拉出条半斤重的鲤鱼。

回村路上,我随手拔了几棵葱和野蒜,听着鱼在篓子里乱跳的声音,我想像着这碗鱼汤的味道。

我说到这里,你应该猜到愚生爷爷没有喝到这碗汤。

我回到村子里时,他被往村外抬,他的门上挂上了一把狰狞大锁。

当愚生爷爷的坟头还没有被拍实,埋人的人们正在没有墓碑的坟前说笑的时候,我提着熬好的鱼汤赶到了坟前,说笑的人们立即静默下来。

我知道现在我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念书念糊涂了的人。我揭开瓦罐的盖子,把鱼汤一勺一勺地喂给了黄土。

因为我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04年第3期)

19、请用一句话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文章第三段,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两年前后的小村景象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浪线在文中画出一处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赏析性文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知道现在我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念书念糊涂了的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段结尾,作者以路作比,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如果把这句话用在本文的结尾,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青春,是初生的太阳,放出活力的光芒;青春是蔚蓝的天空,让我们展翅飞翔;青春是洁白的云朵;寻找着自己的理想;青春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期待并渴望着未来的考验。请你以“我们是初生的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

淄川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积累与运用

jìn 障 2、强聒不舍 惘然 3、A 4、把“却”改为“都” 5、示例:(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2)孔子:韦编三绝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越鸟巢南枝 (2)八百里分麾下炙(3)西山寇盗莫相侵(4)角声满天秋色里 (5)贤者能勿丧耳(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0)略

文言诗文阅读

(一)7、(1)不祥 (2)同“拒”抵御 8、(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2)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成办法还绰绰有余。 9、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智慧及足够的实力做后盾。10、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二)11、计议,商量,谋划12、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13、治病 治国

现代文阅读

(一)14.示例:我们要学会放弃(或: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

15.示例一:举例论证 第② 段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鲜明有力地论证了“放弃也是一种大智”的观点。

示例二: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第⑦ 段引用泰戈尔的诗论证了“ 学会放弃”的观点,这样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更有力。

16.示例:就是珍借自己的劳动,就是珍惜自己的人生。

17.示例:名言一:不能。因为“傲气”和“傲骨”是指人的作风和性格。本句并未谈到对待事情的做法,这不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名言二;能。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舍弃“鱼”而取“熊掌”,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18.示例:中考临近,学习紧张,我不得不放弃观看精彩的NBA球赛和精彩的歌星大赛,因为我懂得迷恋它们就会耽误我的学习,耽误我的前程。

(二)19、“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以及“我”为愚生爷爷熬汤的故事。(2分,视准确、简明给分。)

两年前的小村是一番纯净,充满人情味的和谐而美丽景象;两年后是肮脏,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萧条景象。(3分。说出不同各得1分,语言1分。)

21、如开头“房子还是那些房子,路还是那条路,唯一的变化就是走到哪儿都是赌场,烟雾缭绕,吵吵嚷嚷,透过烟雾,男女老少面色麻木,布满血丝的眼却闪出银币似的光芒……”写出了两年后故乡“肮脏”、“冷漠”的景象,暗示了愚生爷爷的悲惨遭遇,同时也体现出“我”内心的悲凉。另外如“荒院里长着高高的杂草,弥漫着一种清淡的霉味。这时,一只燕子唧唧叫着飞了进来,落在屋檐下的一个新燕窝上,并不断发出清脆的啁啾声。”写出了愚生爷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暗示了愚生爷爷命运悲哀的必然。(3分。画出句子得1分,赏析2分。)

22、同意。在他们眼里,我确实很糊涂,但事实上“我”是一个清醒、有觉悟、懂真情的知识青年。(4分。意思对即可。回答同意得2分,说出看法得2分。如回答“不同意”,则该题最多只得2分,不判0分。)

23、作者以路作比,表达了“我”对家乡未来美好景象的希望与向往,对改变家乡(小村)愚昧无知、冷漠无情的落后面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独特见解,合理亦可。视观点和语言给分。)

四、作文 (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87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