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小石潭记》
班级: 姓名: 学号: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水尤清冽( )( ) ②全石以为底( ) ③卷石底以出( )( )
④可百许头( )( ) ⑤佁然不动( ) ⑥往来翕忽( ) ⑦斗折蛇行(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⑨凄神寒骨( )( )⑩悄怆( ) (11)以其境过清( )( ) (12)不可久居(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如鸣佩环: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
三、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潭记》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所作的,文中寄托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请摘出文中暗示他当时心境的语句。
答: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
3、在游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答:
4、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突出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品析。
答: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共色( )2、从流飘荡( )3、缥碧( )4、甚箭( )
5、猛浪若奔( )6、负势竞上( )( )
7、互相轩藐( )( )8、相鸣( )9、千转( )( )(千转: )10、无绝( ) 11、鸢飞戾天( )12、经纶世务( )13、窥谷忘反( )14、横柯(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突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一句是什么?
答:
2、作者对富春江景色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文章重点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描绘?
答:
3、文中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突出了什么特点?与前文哪一句照应?
答: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3、性嗜酒( )
4、亲旧知其如此( )( ) 5、或置酒而招之( )6、造饮辄尽( )( )
7、期在必醉( )8、环堵萧然( ) 9、箪瓢屡空( )( )
10、晏如也( )11、不戚戚于贫贱( )12、不汲汲于富贵( )
13、衔觞( )14、若人之俦乎( )15、以乐其志( ) 16、赞曰( )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翻译:
三、理解题:
1、与诸葛亮“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人生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答:
2、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
4、“赞”语部分明确指出五柳先生人生态度方面的哪两个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