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五四制)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达标测试题。试卷包括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实践三个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翻译和应用能力,同时包含了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生字注音、词语解释、成语运用等。此外,还涉及一些课外阅读理解,如《望梅止渴》的故事及其相关背景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理解、翻译以及成语的掌握情况,同时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路山中学初二语文组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箬(    )篷  ②留连累(    )日  ③怡(    )然自乐  ④石青糁(    )之 ⑤俨(    )然  ⑥豁(    )然开朗  ⑦径(    )寸之木  ⑧矫(    )首昂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二男新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林尽水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内容填空。(7分)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岱宗夫如何? _________________ ③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 ④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桃花源记》一文至少写出两个成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①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    ②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    ④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

7.翻译句子。(4分)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段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回去寻找桃花源时却“遂迷,不复得路”了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给[乙]段横线处按原文内容填空。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出处。想一想,这雕刻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      

                                                    (2分)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这劳(形)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2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三)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 14.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饶子甘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4分)

①魏武行役,失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魏武”指的是“曹操”,他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1--2个关于他的故事的题目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17.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你知道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实践(40分)

漫漫的人生,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童年的“脚印”是幼稚的,浅浅的,可爱的;中年的“脚印”是成熟的,深深的,稳重的。面对“脚印”,有感慨,有教育;面对“脚印”,往事再回首。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题 评分参考 一、1.①ruò  ②lěi  ③yi  ④sǎn  ⑤yǎn  ⑥huò  ⑦jing  ⑧jiǎo  2.①平  ②多  ②交错相通  ④最近  3.①于是与酉岛成厂好朋友, ②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多种事物的)形象。③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4.①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②齐鲁青未了  ③挥欲不胜簪  ④如闻泣幽咽 5.答案举例: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二、6.①沿,顺着  ②做标记  ③计划  ④渡口  ⑤零数  ⑥大约  7.①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②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船篷覆盖在上面。8.答案要点;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美好的理想而已。    9.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后赤壁赋》《赤壁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10、(1)有名(出名、闻名) (2)大 (3)干扰(扰乱、使……乱) (4)形体、身体(每小题1分)    1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3.A14、①多  ②到达  15.①(有一次)魏武帝带着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取水的地方。②士兵们一听这话,嘴里都流出口水,他们凭这走到了前面有水的地方。16.三国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煮酒论英雄  割发代首 赤脚迎祢衡 17.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三、 (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996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