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短文两篇复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两篇文章《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的重点问题。试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语言、分析写作手法,并体会作者的情感。题目设计涵盖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修辞手法的应用、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旨在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古文,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作者情感的体会以及文本结构的分析能力。

《答谢中书书》重点问题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8、《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9、“书”的意思是信,“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10、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11、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2、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1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析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问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作者夜游的原因:  

2、 表现作者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的句子是:  

3、 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心理活动:

4、 显示与好友“心有灵犀”的喜悦:  

5、 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6、 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  

7、 文中不明写月光,但月光的意境却宛然具现,高度传神的句子是:

8、 写作者友人不是凭栏眺月,也不是饮酒赏月,而在月下从容漫步的句子是:

9、主旨句: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 的人生观。 

二、 问答题

1、闲人有哪几层含义? 

2、对月色的描写是全文最精彩之处,写月而无月,但皎洁的月光却无处不在,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3、你怎样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含义?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八个字,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6、文中对月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08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