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八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成语填空、拼音与汉字转换、文学常识、词语选择、成语与诗句默写、新闻写作、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能力。其中,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一则新闻报道和一篇记叙文,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文要求学生根据一则寓言故事提炼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涵盖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包括成语、拼音、文学常识、词语选择、成语与诗句默写、新闻写作和阅读理解。

2018-2019学年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填写下列成语:(8分) 

锐不可( )  眼花( )乱   ( )然无存   月明风( )  名( )其实   丰( )伟绩   转弯( )角   永垂不( )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阻è ( )   管xiá( )   寒jìn( )   jū( )躬 

3、常识填空:(13分)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       、        、        、

、 。

鲁迅原名 、 ,字 ,用“鲁迅”写的第一篇白话作品是《 》。代表作品有小说《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等。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           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5、默写。(8分) 

A.写四个有关战争的成语:

B.写四句有关爱国的诗句:

5、默写。(8分) 

A.写四个有关战争的成语:

B.写四句有关爱国的诗句:

6、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  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阅读(31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7、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8、“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9、“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0、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  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⑥ D.①/②一⑨/⑩一⑩-15 

1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4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二)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

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3、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4分) 

14、“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4分) 

15、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5分) 

三、作文 (共50分)

1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泓山泉对岩缝中渗出的小水珠说:“常言道,滴水穿石,你也能把下面的岩石穿个洞的。”小水珠吃惊不已:“凭我,那怎么可能呢?”——株老树听到它们的对话,慈爱地对小水珠说:“孩子,别担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滴下去就行了。”小水珠将信将疑地说:“真的这样简单?那我就试一试!” 小水珠很轻松地滴着。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惊异地发现,岩石上多了一个洞。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请以“我的青春里有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把文题补充完整,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⑵文体自选(诗歌除、戏剧外);

⑶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人名;

⑷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2018-2019学年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填写下列成语:(8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3、常识填空:(13分)

A.

B.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

5、默写。(8分) 

A.写四个有关战争的成语:

B.写四句有关爱国的诗句:

6、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7、写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8、“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9、“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0、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4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13、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4分) 

14、“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4分) 

15、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5分) 

三、作文 (共50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17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