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武汉市黄陂区2016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6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选择题部分包括基础知识、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阅读理解等内容,共30分;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古诗词填空、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共90分。整套试卷考察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汉字注音、词语搭配、病句辨析、标点符号使用、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此外,还涉及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例如古代官职名称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6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譬如(pì) 狼藉 呱呱坠地 坦荡(dàng)

B.混沌(hùn) 琐屑 无动于衷 颓唐(tuí)

C.惆怅(chàng) 蔚蓝 气势汹汹 羞涩(sè)

D.踌躇 (zhú) 妥帖 居高林下 抽屉 (tì)

2.选出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走进青春,走进生命,走进春的( )夏的( ),走进秋的( )冬的( ).

A.遐想 浪漫 奔放 惆怅 B.浪漫 奔放 惆怅 遐想

C.遐想 奔放 浪漫 惆怅 D.奔放 遐想 惆怅 浪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领导人选举结果公布后,全场长时间热烈的响起掌声。

B.人大代表洛阳市长提交了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

C.近期,一些韩国民众风声鹤唳,朝鲜半岛的战争之弦已经绷紧。

D.仲春时节的武汉是一个樱花盛开,游人如织的美丽季节。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读书就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项东西,你也可以“游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B.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的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他用两只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带你认识手机彩码

①二维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有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以二维码标准为核心,将手机作为载体,而展开的手机二维码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大型超市、地铁、商场、机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随处都可见二维码的身影。

②识读应用是二维码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平面介质上。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内的读码软件,轻轻对准平面杂志或是海报上的二维码一拍,就可以将二维码图形立即转化为文字,或是连接到相关网址,更方便地实现手机上网或内容下载。

③然而,随着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二维码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但目前大部分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受技术、终端、信息容量等瓶颈限制,二维码现在主要用于被动识别,其在主动识别方面鲜有作为。于是,手机彩码应运而生,走向前台应用。

④手机彩码是建立在二维码基础之上,加上黑、蓝、绿、红4色矩阵构成的彩色三维图像矩阵码。有别于二维码依据黑白像素的大小来表达信息,彩码以四种相关性最大的单一颜色红、绿、蓝、黑作为信息载体。相比二维码技术,彩码采用模糊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对图形和色彩设计的容忍范围更大,因此彩码整体形态可以表现得十分丰富。彩码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新的信息携带方式和新的识读手段,使得彩码的识别更加高效、便捷、可靠,而且价格也更加低廉。

⑤作为解决二维码技术和应用瓶颈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条码技术,手机彩码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承载信息量,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二维码的几十倍,其应用比二维码也更加广泛。一般的商品以及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可以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自动链接到相应的WAP网站上,直接浏览商品、下载折扣券、用手机支付购票等,也可随时随地体验铃声、游戏、视频等主流媒体信息。在日韩等国,手机彩码的使用已经普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户外屏幕、广告牌、杂志、商品、电影海报、广告宣传品上随处可见各式设计新颖的手机彩码,它比以往的识别方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⑥在我国,彩码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天津有一定的发展。天津联通创办了彩码生活网,并推出“e票通”业务。“e票通”业务采用彩码识别技术,以手机为载体,通过彩信将彩码发至用户的手机上,是一种集电子打折卡和优惠券合二为一的手机电子凭证。客户凭手机彩码到“e票通”特约商户申请,即可享受各种购票、购物等优惠消费。

⑦虽然手机彩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受到缺乏统一的手机彩码标准和规范以及商家和用户的认知度较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手机彩码在我国的发展还将经历一定时期的培育和磨合,才能形成大规模的应用。

⑧手机二维码的出现,实现了二维码应用从固定到移动的飞跃,建立起了人与物之间的普遍连接,因而成为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移动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及时代的到来,手机彩码技术必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并融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5.在二维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限制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

C.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 的主动识别需求,目前大部分终端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D.二维码主要用于主动识别,在我国的发展还将经历一定时期的培育和磨合,才能形成大规模的应用。

6.手机彩码与二维码的区别正确的一项是( )

A.二维码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承载信息量,所包含的信息量比手机彩码高很多倍,其应用手机彩码也更加广泛。

B.彩码采用模糊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对图形和色彩设计的容忍范围更大,它的优势是采用了新的信息携带方式和新的识读手段,可以把彩码整体形态表现得更丰富。

C.手机彩码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推出的“e票通”业务,客户凭手机彩码到“e票通”特约商户申请,即可享受各种购票、购物等优惠消费。

D.二维码的重要应用是识读,主要用在多媒体中。加上黑、蓝、绿、红4色矩阵构成的彩色三维图像矩阵码。[来源:学科网ZXXK]

7.关于“手机彩码技术必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手机彩码识别更加高效、便捷、可靠。

B.手机彩码识别的价格更加低廉,包含的信息量大。

C.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附有相应的手机彩码,用户拍摄彩码图案主动识别彩码所包含的信息,即可方便应用,

D.我国移动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及时代的到来,也为彩码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来源:学|科|网Z|X|X|K]

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即周顺昌)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已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注释]①周顺昌(1584---1626):明朝官吏,东林党人,为魏忠贤迫害,逮捕后死于狱中。②开读:宣判。③鹭:人名,及毛一鹭。④垣:矮墙。⑤缇骑:身穿红衣的皇帝卫队,此处指东厂骑兵。

8.对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号冤者塞道 号:喊 B.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期:期望

C.囚安在 安:哪里 D.一鹭飞章告变 章:奏章,信函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B.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C.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D.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10.下面对文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周顺昌为百姓伸张正义,受到百姓拥戴。

B.东厂旗尉的骄横嚣张激化了与当地百姓的矛盾。

C.东厂衙门奉皇帝之命捉拿周顺昌,被群众包围殴打。

D.吴人英勇斗争的结果是:虽有五人被捕,但从此东厂的卫兵不敢出东城的门。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6分)

11.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3分)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分)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4)《关山月》中“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中的“戍客”是指____,此诗借此反映了____________。

五、(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魅力莫言[来源:学|科|网Z|X|X|K]

①没有想到莫言的故居是这样的简陋寒酸。当我穿过一条乡村的小街,拐过街角,一排红瓦土墙的房子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家,我的家也是这样的砖瓦房。只是莫言故居门上的对联让我有了肃然起敬的感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也是我经吟咏的对联,但因书法拿不出手一直没有把它写在我的老屋的门上。

②对莫言的痴迷来自于《红高粱》的电影。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乡村,生命总是在一种灰色中穿行。当时上演这个电影的时候正是高三,正是向高考冲刺的最后时刻,我和两个要好的同学还是禁不住电影的诱惑,在班主任撤离晚自习之后,我们三个一溜小跑就到了电影院。此时电影刚刚开演,一片红红的高粱、红红的酒,红红的情感让我骨髓中的激情一下子就迸发出来。在忘情得意之余,邻座的朋友悄悄地捅了捅我.我一看,原来班主任一家人正坐在我的前排,我只好默不作声,任心中情感昂扬却大气也不敢出地看完的电影。从此以后,那一片红一直搅动在我的生命里,沉淀成了一种醉人的情结,就是现在我也不为失去一晚上宝贵的自习而后悔。

③现在有了一次到山东开会的机会,我当然不会忘记到莫言的故居去看一看,我随着一位热心的老乡在五间房子中转了转,很多房子里堆满纸盒等杂物,和我家的老屋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这园子里的青菜和萝卜,依然那样清翠。莫言故居给我的感觉就是朴素得近乎于寒酸。

④“听说政府要出大价钱给管家重修这个房子了!”老乡不羡慕地向我说。

⑤“不知莫言是什么想法?”我跟着问了一句。

⑥“谁,莫言?你说的是管谟业呀,他不同意,就是他90岁的老爹管贻范也是一样,老管头说,他是从高粱地里走出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写作成名了。去年不同意修缮,今年拿了诺贝尔奖同样不会同意,老管头说,做人要低调。”

⑦“哦,莫言还真有一位明白的老父亲。”我幽幽地说。   ⑧莫言的低调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质朴精神,莫言给自己取这个笔名的意思是少说话,同样,钱钟书字默存,也是警醒自己安心学问,切忌浮华夸张、不着边际。

⑨我站在莫言家简陋的院子里,仿佛看到一个淳朴的农村青年,在解决温饱问题以至出人头地的简单想法驱使下,投身了文学,是文学唤醒了他心灵中的那一片红色的热情。土坯墙、老木门、大红的对联、满墙的藤条枝蔓„„只有这里才能生长出满天的红高梁,弥漫着遍野的蛙鸣,充满着鬼怪残酷、可悲可怖的人生故事。

⑩莫言更是多次在演讲中坦言,他要揭开人性中的丑、人性中的恶,并且希望自己保持自己那份从小而来的饥饿感,远离人世间的丑陋,安静的沉思,寻找人类的终极意义。我想,不理解莫言的文学理想,只试图给他的故居镶银贴金,赚取商业价值,反而会给人们以荒诞之感,试想,当参观者走进豪华的莫言故居,发现管家并不如书中那样,而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这岂不是一部荒诞版的《红楼梦》?

⑾整个参观不足半日,也许这是我最快的一次参观,但我觉得我的确领略了莫言的魅力。

13、“莫言的低调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质朴精神。”从本文看,莫言的质朴具体表现在哪里?简要概括。(4分) 14、下面句子传达了作者对莫言怎样的认识?你是怎么读出来的?(4分) 土坯墙、老木门、大红的对联、满墙的藤条枝蔓„„只有这里才能生长出满天的红高梁,弥漫着遍野的蛙鸣,充满着鬼怪残酷、可悲可怖的人生故事。 15、文题为“魅力莫言”,你认为莫言的魅力源自哪里?(4分) 16、读完本文,你赞成重修莫言故居吗?为什么?(4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和广泛热议。为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长江中学决定开展一次“我看‘爸爸去哪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某小组希望了解各类人群对《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的看法,于是展开调查,请帮助他们拟定一个调查对象,并设计两组调查问题。(4分)

调查对象: 调查问题:

调查对象: 调查问题:

18.小丁在收集综合性材料时,听到邻居家龙龙的哭声,原来他爸爸因为忙,又不能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龙龙哭着说:“坏爸爸,一点也不爱我,一次都没有去幼儿园参加活动,我要换爸爸。”小丁连忙对龙龙爸爸说:“ 。”最后,龙龙爸爸决定请假参加龙龙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龙龙破涕为笑。(字数100—120字) (4分)

19、(50分)

“六尺巷”的美谈众所周知: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三尺。叶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从而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家先让,可赞;叶家后让,可贵。礼让在相互中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整体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来源:学科网ZXXK]

6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D(踌躇——chú; 居高临下)

2、B 3、C 4、D

5、D(第3段中“主动识别”应为“被动识别”)

6、B

7、C(第5段中“都附有”原文中为“都可以附有”)

8、B(期——约定)

9、D

10、C(东厂衙门奉的是东厂的命令,而非皇帝的命令)

11、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部门陈述,因此百姓们很感激周德昌。

亮晶晶像刚从镜匣打开的镜子,忽然射出了冷光。

12、略

13、(1)他的故居朴素得近乎寒酸,而他却不同意政府花大价钱重修;(2分)

(2)为自己取名莫言,远离人世间的吵闹,安静地沉思,找寻人类的终极意义。(2分) 14、作者认为故乡朴素的生活是莫言写作的源泉。(1分)“土坯墙、老木门、大红的对联、满墙的藤条枝蔓”罗列了莫言故居的景物,在后一句以“这里”来指代;(1分)而“漫天的红高粱”、“遍野的蛙鸣”、“鬼怪残酷、可悲可怖的人生故事”指的是莫言作品内容;(1分)“只有„„才能„„生长出„„弥漫着„„充满着”强调了故乡生活与莫言作品间的关系,指出故乡生活是莫言作品的唯一源泉。(1分) 15、①父亲的教诲②“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风③淳朴的故乡生活④找寻人类的终极意义,弘扬人性真善美的文学理想。(每条1分) 16、不赞成。(1分)莫言是个质朴的人,他不赞成重修,应尊重本人意愿;(1分)重修意在表示对作家的重视,真正的尊重应体现在作家文学理想的理解上,而不是获奖后的一味追捧,更不能以作家为赚钱的工具;(1分)文章作者参观莫言故居,加深了对莫言的认识。重修有可能不利于读者理解莫言及其作品。(1分)

17、调查对象:学生 调查问题:你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

调查对象:家长 调查问题:《爸爸去哪儿》在教育方面给你哪些启发?

调查对象:社会学家 调查问题:《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哪些方面的反思?

18、此题围绕“参加亲子活动的好处”、“劝说参加”两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周顺昌在地方上喜欢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些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人充满了道路。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县学的生员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要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锁链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伤跳墙跑了。

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变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30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