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凤翔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
《端午的鸭蛋》同步测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门kǎn( ) 门méi( ) chú柜( ) 城huánɡ庙( )
大jīn( ) xiàn菜( ) 元zhěn( ) 车yìn( )
形似字注音组词
隍( ) 硝( ) 沧( ) 踪( )
煌( ) 销( ) 舱( ) 综( )
徨( ) 稍( ) 沦( ) 棕( )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扎 ( ) 切 络 挑
( ) ( ) ( ) ( )
解释词语并造句
(1)莫名其妙:
造句:
(2)肃然起敬:
造句:
(3)称道:
造句:
(4)避邪:
造句:
口语交际
文中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在你的知识积累中找一个名人刻苦学习的例子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
综合性学习
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第二部分 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民间花鼓戏 ①吾乡民间小戏颇隆盛,渊源深而远,样式繁且多,花鼓戏、皮影戏、杂耍戏等等皆是,流播骚楚之地,逗引乡民观看,哺育了不知多少代的先人们。这里我说的是花鼓戏,在湘北最受欢迎的正是这朵尽情绽放在乡野民间的艺术之花。依照古岳州府沿袭的称谓,应该叫巴陵花鼓戏,很阳春白雪,以前是 专唱给那些达官显贵听,平民百姓是无缘消受的。但到后来在民间下里巴人也唱开了,流行最久最快的也正是那些与百姓最贴心的唱本,像《刘海砍樵》就是典型。 ②一“沦为”草根成民间的了,花鼓戏便反璞归真、原汁原味了:本色、生动、谐俗、野趣,乡民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就是百唱不厌唱不烂啊。因了这琅琅上口,到如今乡民人家长点岁数的大多耳熟能详,而不比皮影戏、杂耍戏须讲究特技高招。它又不受多少时空的局限,情之所钟,兴之所至,皆可随意发挥,自由流出,因之乡民人家嗜之如烟土,真一日不可少了。农忙抢收的地头,赋闲歇凉的庭院,便 常有人拿了腔调,有模有样的,声情并茂,谝三句戏文,摆两下姿态,少不了哄然群起的喝彩阵阵。由此乡村单调乏味的日子更平添了几多亮色雅趣。 ③逢着演花鼓戏了,村民人家无论老少,皆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唱老戏喽!唱老戏喽!”回声飘荡在屋场上下,个人心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戏班大体分两种:正式的县城剧团和自发的野鸡班子。前者文雅高逸,彰显大家风范;后者粗俗谑趣,濡染乡野气息,皆受欢迎,皆有完整配套的行头,几个压得住台脚的角色,偶露一两手精湛服众的绝技,便一并流传于民间口头,化作了茶余饭后海阔天空的谈资。花鼓戏就这样火热了太古沉寂的村村寨寨,喧嚣了鲜活明快的市井闹声。 ④吾乡每遇续宗谱、祝长寿、娶媳妇、考大学之类的大好喜事,皆以演花鼓戏喜庆道贺为正宗,为有气魄,为至上礼仪。也有在露天放映电影的,但只是凑热闹而已,算不得很正式。开演前,台下人头攒动,台上紧锣密鼓。台柱两边贴细长细长的对联,悬亮亮堂堂的马灯,前后台用暗红或深绿的帷幕隔开,伴奏的乐者侧坐台边吹拉敲弹气定神闲。而小货贩们则遥对了戏台子,摆开了小摊位,但见到列队成一字长龙,前村后店的,四面八方的,皆拉长了调子,嘶喊了号子。小孩子们便纷纷受了诱惑,涎了口水,吵嚷着扯了大人衣襟,争买零食吃,只一会便吃的心儿欢欢的,小脸儿通红通红的。其时月明星稀人定初,夜渐渐深了,轰轰火铳忽地爆出雷霆巨响,众人惊魂未定,一片悦耳奏乐声中,花鼓戏便正式开演了。 ⑤颇受平常乡民青睐的角色,是小生和花旦。演一幕夫妻悲欢之事,传一段悱恻缠绵之情,即能以哀惋之意动人心。而小孩们此时多半想困觉了,眼皮上下直打架;待得小丑蹑了手脚表情夸张出了台,登时见到愚顽油皮滑稽搞笑,遂不自禁在睡梦里嘻出声来。老人们似乎对老生更寄托了热情,许是皆因在唱老了听老了的唱文声里,一起慢慢地熏陶长大到老的吧。台上是演,台下是观,遂以戏为缘,相互间便熟稔了,平时不免有了招呼往来。老生颇为恪守严训,讲究的是“一个名声养到老”。那音质沉雄浑厚,那姿势拿捏准确,一句念白,一记招式,皆运了心凝了神,针眼大的破绽也硬是找不出,不愧以娴熟之技服人心。年轻一辈则全为凑兴瞧热闹而来,台词的乡语古调十分只听得三分半,懵懵懂懂的,剩下的全丢爪洼国了;且闭了目只痴痴地想满台子咿咿呀呀的声和打恭做揖之姿,偏巧此时现出个古装打扮的曼妙女子,便齐齐睁圆了眼死死地瞅,不知是恍兮惚兮还是惚兮恍兮,反正后来那皓齿秋波相会在了春梦边,那水袖红妆便缀满了五彩遐想。如此整晚上一场戏终了,不知不觉地,月隐了,鸡鸣了,天亮了,乡民人家却不懈怠,皆神清气爽,热烈地谈论起昨晚的戏,又开始翘望着那第二晚的戏了。
第③段“这样”指什么?
花鼓戏“沦为”草根民间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文中谈到花鼓戏有野趣,请指出体现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唱老戏喽!唱老戏喽!”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试析“阳春白雪”的含义。
文中第⑤深得小孩们和老人们喜爱的角色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小孩们喜爱的:
原因:
老人们喜爱的:
原因:
第三部分 作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的民风民俗的,很多节日都有自己的故事,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节日的故事写出来。(注意要生动形像)
参考答案:
1.槛 楣 橱 隍 襟 苋 稹 胤 2.huánɡ 城隍 huánɡ 辉煌 huánɡ 彷徨 xiāo 硝烟 xiāo 销毁 shāo 稍微cānɡ 沧海 cānɡ 船舱 lún 沦陷zōnɡ 踪迹 zōnɡ 综合 zōnɡ 棕毛 3.zhā扎根 zhá挣扎 zā扎彩 qiē切开 qiè迫切 lào络子 luò经络 tiāo挑选 tiǎo挑战 4. ①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名,说出。②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③称述,称赞。④迷信的人指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5.如: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6.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赛龙舟,吃粽子,乡亲们一般都会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体现家乡端午节特点即可)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 故事与端午相关,表述正确即可)7. 县城剧团文雅高逸,彰显大家风范;野鸡班子粗俗谑趣,濡染乡野气息,皆受欢迎,皆有完整配套的行头,几个压得住台脚的角色,偶露一两手精湛服众的绝技,便一并流传于民间口头,化作了茶余饭后海阔天空的谈资。8. 花鼓戏便反璞归真、原汁原味了:本色、生动、谐俗、野趣,乡民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就是百唱不厌唱不烂啊。9.它又不受多少时空的局限,情之所钟,兴之所至,皆可随意发挥,自由流出,因之乡民人家嗜之如烟土,真一日不可少了。农忙抢收的地头,赋闲歇凉的庭院,便 常有人拿了腔调,有模有样的,声情并茂,谝三句戏文,摆两下姿态,少不了哄然群起的喝彩阵阵。10.人们对花鼓戏的喜爱之情。11.原意是不是通俗的艺术,这里应该理解为花鼓戏是达官显贵听的。12. 小丑 蹑了手脚表情夸张出台,登时见到愚顽油皮滑稽搞笑,遂不自禁在睡梦里嘻出声来。 老生 音质沉雄浑厚,姿势拿捏准确,一句念白,一记招式,皆运了心凝了神,针眼大的破绽也硬是找不出,不愧以娴熟之技服人心。作文提示:选择典型的故事,叙述要生动形像。如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年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