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地区2015-2016学年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32分)
1、字是门面需重视。请将下列诗句工整、规范、美观地写入田字格内。(2分)
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
⑶请墨写出《过零丁洋》中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
, 。
⑹今天,人们常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形容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
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⑻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3. 仿照文中划线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 (2分)
“孝”是稍纵既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6分)
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2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
5、《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中有四个人的名字含有“春”子,请写出她们的名字。(4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 ________ _
6、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7.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2006年中国银联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持有者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在抗洪战斗中,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生命财产,他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语言实际运用】(6分)
8.有感而发补对联 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2分)
上联: 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9、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莱特的话虽然采用了比喻,其讽刺意味也非常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成都”的小册子,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2分)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余幼时即嗜( )学 (2)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
(3)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 (4)或遇其叱咄( )
12、翻译句子:(2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3、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14、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2分)
(二)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文,并回答问题。(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16、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7.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林寒涧肃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有时见日 千丈见底
19、对文章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B、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色,水清,水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是全文的写景总括,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D.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动景和静景相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0、理解题:(3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15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21.“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 (2分)
22.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分)
23.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2分)
24.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2分)
25.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为什么还要“突然想骂自己”呢?“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 (2分)
26.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 (2分)
27.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3分)
三、写作(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1)文题一: 青山耸翠,飞流直下固然是一道风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固然是一道风景;可炊烟缭绕,鸡鸣狗吠的场景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学子晨曦苦读的场景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雨中母子相依,共撑一把雨伞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细心品味,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都是一道风景。请以“那也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2)文题二:在家里,我们受到父母的呵护,亲戚的关心;在学校,我们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在社会上,我们也得到过很多人真诚的关爱;在大自然中,我们同样享受着它的恩泽……请以“我从 (老师,书本,自然…… )中学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1.略
2.岂不罹凝寒;
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举杯消愁愁更愁;
独怆然而涕下。
3.略4.略5.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6.C7.B
8.示例一 认认真真作文 示例二 堂堂正正做人 示例三 明明白白说话
9.莱特的“言外之意”是:行动比语言更重要。
10.略
二、
(一)11.(1)爱好 (2)因此 (3)等待 (4)训斥、呵责
12.(1)我曾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2)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求教。 13.态度和行为(得书,从师) 14.略
(二)
15.至;通“返”,返回;凭借;筹划、治理
16.(1)(船)随着江流漂漂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马。
17.D 18.D 19.C
20.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三)21.强调是“我”的,加重表现了父亲是替“我”背着的,强调了父爱。
22.①到学校给家里写信;②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一遍。
23.父亲上山干活,母亲在屋喂鸡。
24. “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疲惫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25.家里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自己应该帮父母一把。 父亲支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自己的“心血”要“绝望”了,自己的不懂事。
26.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反衬这件事的难度,表现父亲的难处和爱。
27.“木讷”和“山”在此是如此协调,山之无语,但山之巍峨,正如父亲一样崇高。
三、略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