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语文:第13课《土地诗情》精题精练(鄂教版八年级下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四个部分,主要围绕《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和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母亲》进行考查。基础题要求归纳诗歌的段意,并选择正确的诗句节奏重音划分;巩固题要求理解诗中鸟的形象及第二节与第一节的联系;提高题探讨诗歌的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情感表达;阅读理解部分则通过一篇描述母亲艰辛生活的文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分析能力和文学知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首诗通过鸟儿的歌唱象征着对土地(即祖国)的深情热爱,运用了象征、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切情感。同时,文章《母亲》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艰辛,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13土地诗情

一、基础题

1.分别归纳诗歌第一、第二节段意。

2.选出对下列诗句的节奏.重音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巩固题

4. 如何准确把握诗中“鸟”的形象?

5.《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三、提高题

6.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7.课后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四、阅读理解

母亲

(1)两年前的6月,我即将参加高考,而那时为学业、感情、前途所深深苦恼的我却常要寻找发泄,于是那个下午,十多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甩扑克,穷聊闲侃。

(2)正说得热闹,传来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像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那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的叫卖声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正甩扑克的小弟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众人一片哄笑。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四十多岁的一位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于裂的嘴唇。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

(3)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潸然而下。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乞讨着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亲。

(4)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所流的汗水。

8.母亲为什么要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用原文回答)

9.文中对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0.文中第(2)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1.文中第(3)段的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文章最后说“我沉默了、奋发了、考学了”,原因是什么?

13.读了这篇短文,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诗《   》,这首诗也是表现伟大的母爱的,请把诗的题目填在横线上,你能写出其中的诗句吗?

14.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A.“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一句表明了作者由三峡的神女峰联想到帮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这既写出了祖国山川之美,又自然地暗示出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古老。

B.作者恰当地用“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这两个比喻,概括了中国人民敦厚、顽强、勇敢的性格。

C.诗人以“挂霜的葡萄跃动着欢乐”象征着中国人民饱经历史沧桑,走进幸福生活。

D.这首诗作者主要赞颂中国的土地的神奇,地大物博,风景如画。

参考答案

一、

1.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2.D

3.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无尽的苦难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光明美好的胜利或充满生机的解放区

二、

4. 此诗虽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的抒情。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死了 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

5.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三、

6. 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

7. 略。

四、

8.为了乞讨我的学费、杂费、生活费。

9.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10.震惊、难过,万没想到卖韭菜的竟是自己的母亲。

11.对自己的虚荣心,对自己没有勇气承认母亲而感到难过、惭愧、自责。

12.受到母亲无私的、伟大的爱的激励,良知有所发现。

13.《游子吟》 略

14. D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71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