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基础知识、古诗文背诵默写、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考查。试卷涵盖了古诗词默写、词语辨析、拼音校对、错别字纠正、修辞手法识别、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内容。试题设计旨在检测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以及对文言文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文言文理解和文学常识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古诗文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边塞风狂雪早的诗句

(5)请写出最能体现杜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的诗句。

(6)人们常常引用龚自珍的两句诗来赠送刚刚离开革命岗位却雄心未老的同志,请写出这两句诗。

2.选出拼音无误的一项( )

A.篁(huáng)竹 清冽(liè) 为坻(dǐ)

B.翠蔓(wàn) 参差(cī) 佁(yí)然

C.悄(qiǎo)然 清澈(chè) 俶(cù)尔

D.谪(zé)守 浩浩汤汤(tāng) 霏霏(fēi)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

(1)蒙络摇掇 (2)朝晖西阴 (3)薄暮暝暝 (4)锦粼游泳

(5)静影沉壁 (6)泉香洒冽 (7)飞沙走粒 (8)骄儿恶卧

4.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6.下列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格外)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

D.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7.文学常识填空。

(1)柳宗元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同时的________齐名,他们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2)欧阳修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唐朝的________、________,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金樽:________。 (2)珍羞:________。

(3)直万钱:________。 (4)投箸: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个典故的内容。

(1)垂钓碧溪:________________。

(2)乘舟梦日边: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一首古体诗,完成1~5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释加粗词语。

(1)挂罥:________。(2)俄顷:________。

(3)漠漠:________。(4)突兀:________。

2.概括每段的段意。

(1)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中想像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诗句。

(1)长夜沾湿何由彻!

译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译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本文先写发现潭的经过和________,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________

和________,再写________和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全石以为底( )

(2)卷石底以出( )

(3)以其境过清( )

4.解释下列加粗词。

(1)俄而百千人大呼( )

(2)俶尔远逝( )

(3)既而渐近( )

(4)佁然不动( )

5.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释意。

(1)水尤清冽:________。

(2)往来翕忽:________。

(3)悄怆幽邃:________。

6.选出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作者是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同属于“唐宋八大家”。

B.本文是系列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后所作。

C.本文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的心情。

D.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感情深邃。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鬛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鬛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这个语段选自《 》,作者是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

(1)“偕数友”的“偕”,注音:________;

(2)“夹堤”的“堤”,注音:________;

(3)“浃背”的“浃”,注音:________。

3.结合原文,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1)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有多种用法:①表并列,可不译;②表承接,可译为“就、便”;③表修饰,可译为“地、的、着”;④表转折,可译为“然而、但、可、却”。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并把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

(4)泉而茗者。( )

5.写出语段中描写山、水的比喻句(各写一句)。

(1)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语句。

(1)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纳本文的思想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 游________

要求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游览活动。把你某次游览的所见所闻写出来,别人读了,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将叙述和描写结合起来,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1)此中有真意 (2)端居耻圣明 (3)拔剑回顾心茫然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A 3.(1)缀(2)夕(3)冥(4)鳞(5)璧(6)洌(7)砾(8)娇 4.B 5.(1)对偶(2)比喻(3)比喻(4)夸张 6.D 7.略

二、(一)1.(1)酒杯(2)同“馐”,菜肴(3)同“值”,价值(4)筷子2. (1)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垂钓,后被重用。(2)传说伊尹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3.总会有一天,我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4.通过正直的人到处碰壁的感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抑制人才的黑暗状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二)1.(1)挂(2)一会儿(3)阴沉迷蒙的样子(4)高耸的样子。2.(1)写秋风破屋、卷走茅草。(2)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3)写秋雨屋漏,长夜无眠的愁苦。(4)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1)这漏雨的漫漫长夜,如何挨到天亮!(2)尽力遮掩天下贫寒之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5.这首诗描写了屋破雨漏、诗人彻夜不眠的苦况,抒发了诗人欲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愿望。

(三)1.坻 屿 嵁 岩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潭的全貌 鱼 潭水潭水景物 自己感受 3. (1) 以 (2)而 (3)因为 4. (1)不久,一会儿(2)忽然(3)不久(4)呆呆的5.(1)qīng liè清冷(2)xī hú轻快敏捷(3)qiǎo chuàng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6.C

(四)1.袁中郎全集 明 袁宏道2.(1)xié(2)dī(3)huì(4)jiā3.(1)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2)原是跛足的意思,这里引申为驴4.(1)并列(2)转折(3)顺接(4)修饰5.(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2)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6.(1)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已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一样无比轻松。(2)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7.作者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细腻描写满的初春景色,勾画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浏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82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