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鄂教版八年级下)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测试卷,包含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涵盖了注音、词语补充、课文内容填空、语言提炼、成语积累、句式仿写、对联补写、古诗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等多方面的内容。试卷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文学素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一、全卷书写(4分)

二、积累•运用 (22分)

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佞( )言    云翳( )   亵渎( )  马厩( )

帝胄( )   莞( )尔    粲( )齿   哂( )笑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器宇(  ) ( )冠( )带 ( )甲( )弋 (  )失笑

(  )人口 大家(   )  文字(   )   (  )不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朝廷旧臣,山林隐土,无不拭目而待,以为( )高天之云翳,( )日月之光辉,( )民于水火之中,( )天下于衽席之上。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提炼出它们蕴含的两层意思。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有关笑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式仿写。

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未的花瓣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补写出下列各联的下联。

(1)书院对联: 上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发店对联:上联 虽云毫末技艺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相馆对联 上联 现出须眉都活泼 下联 __________

(4)茶馆对联 上联 瓦壶水沸邀清客 下联 _____________

8.读诗答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当时奉命赴边塞慰问将土,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庭,试结合背景分析颔联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传神的笔墨刻画了 _____ 的风光。

三、(20分)理解•探究

(一)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危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计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也。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9.试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找出文段中的反问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诸葛亮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我们的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它作为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语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这种经历,也没有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1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段中“瑰宝”,“良师益友”,“精神家园”来比喻中文汉字。试分别诠释这三个喻体的深层含义。

瑰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家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4分)延伸•拓展

(一)

我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但在双休日,却暗暗盼望有雨声相伴。好像留有空隙的雨丝与节奏迟缓的周末有某些相似之处。下雨的时候,不必旅游,不必访友,几本精致的书就足以让我得到最充分的休息。

帘外雨潺潺,如丝如绒的雨,听起来簌簌有声,像秋日的私语,像蚕啮着桑叶,像奶奶拌着黄沙炒红薯干。而“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就没那么温柔了。“哗哗、轰轰、嗒嗒、咚咚、呼呼……”各种声音铺天盖地而来,喧响在每一个角落。令人想起“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惊天逗秋雨”的句子来。

不管是柔情如絮语的,还是狂放如倾盆的,只要不去听雨,就是静的,好像人的呼吸,风的轻吟,自然引不起你注意。而许多热闹却无形中被它湮灭了。雨幕就像一道密不可穿的栅栏,把工作和旁人都拒之门外,围起一个没有拘束,没有任务的空间。这样的日子,尤其是夜晚,平时开着的门,现在关了、锁了;而平时关着的门,现在却开了。精神的家园那样安宁,就像一个百事缠心的国王放下所有牵挂,敞开他广阔清洁的园林,迎接古今中外的朋友。

白天看过的书,此刻有了新的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时新月人归后。”想独立在小桥上迎风的少女,看着天上水中的新月渐渐明亮,会是怎样的心情?桥下的水波,心头的狂澜飘动的衣袂,静伫的身影,该是怎样一幅图画?平时觉得艰涩难懂的书,此刻也看得津津有味,细细咀嚼,竟有一种悠远的书香,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出其不意地豁然了,那种狂喜的心情就像雨点落地那样痛快淋漓。即使是枯燥的新闻写作理论之类,在雨天读来也别有一翻滋味,好像亲切了许多。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雨水洗却了污浊,洗却了尘埃,使混沌世办变得清明,淋透了大地的雨,也淋透了我的心,带走了紧张的焦虑,送来了愉快和清馨。抹去阴云的心,就有了蓝蓝的天空,一颗如同飞鸟的心,快乐地飞进晴朗的天地。明净的心交织着明净的天地,迎来了一周明净的日子。我不禁要想,书和雨是不是源于同样清明的源头?否则,在遇到陌生的心灵时,怎么会如此和谐而熨贴?

(选自《中学生阅读精华本》初中版上册)

17.说说本文抒发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第四段中说“平时觉得艰涩难懂的书,此刻也看得津津有味”,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说第二段中的“哗哗、轰轰、嗒嗒、咚咚、呼呼”这些拟声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任选一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查阅古典诗词,积累写“雨”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双休遇雨喜读书

江南雨

我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但在双休日,却暗暗盼望有雨声相伴。好像留有空隙的雨丝与节奏迟缓的周末有某些相似之处。下雨的时候,不必旅游,不必访友,几本精致的书就足以让我得到最充分的休息。

帘外雨潺潺,如丝如绒的雨,听起来簌簌有声,像秋日的私语,像蚕啮着桑叶,像奶奶拌着黄沙炒红薯干。而“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就没那么温柔了。“哗哗、轰轰、嗒嗒、咚咚、呼呼......”各种声音铺天盖地而来,喧响在每一个角落。令人想起“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惊天逗秋雨”的句子来。

不管是柔情如絮语的,还是狂放如倾盆的,只要不去听雨,就是静的,好像人的呼吸,风的轻吟,自然引不起你注意。而许多热闹却无形中被它湮灭了。雨幕就像一道密不可穿的栅栏,把工作和旁人都拒之门外,围起一个没有拘束、没有任务的空间。这样的日子,尤其是夜晚,平时开着的门,现在关了、锁了;而平时关着的门,现在却开了。精神的家园那样安宁,就像一个百事缠心的国王放下所有牵挂,敞开他广阔清洁的园林,迎接古今中外的朋友。

白天看过的书,此刻有了新的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想深夜独立在小桥上迎风的少女,看着天上水中的新月渐渐明亮,会是怎样的心情?桥下的水波,心头的狂澜,飘动的衣袂,静伫的身影,该是怎样一幅图画?平时觉得艰涩难懂的书,此刻也看得津津有味,细细咀嚼,竟有一种悠远的书香,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出其不意地豁然了,那种狂喜的心情就像雨点落地那样痛快淋漓。即使是枯燥的新闻写作理论之类,在雨天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好像亲切了许多。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雨水洗却了污浊,洗却了尘埃,使混沌世界变得清明,淋透了大地的雨,也淋透了我的心,带走了紧张的焦虑,送来了愉快和温馨。抹去阴云的心,就有了蓝蓝的天空,一颗如同飞鸟的心,快乐地飞进晴朗的天地。明净的心交织着明净的天地,迎来了一周明净的日子。我不禁要想,书和雨是不是源于同样清明的源头?否则,在遇到陌生的心灵时,怎么会如此和谐而熨帖?

       (选自《中学生阅读精华本》初中版上册)

22.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第二段中小雨和大雨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说说本文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第四段中说“平时觉得艰涩难懂的书,此刻也看得津津有味”,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说说第二段中的“哗哗、轰轰、嗒嗒、咚咚、呼呼”这些拟声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请查阅古典诗词,积累写“雨”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表达•交流(50分)

(一)海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乎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可用所给话题作为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珍惜”这一话题作文。④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⑤不得少于500字。

(二)语文是多么的有趣!请你联系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提炼出一个观点,以“我心中的语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1.nìng  yì dú jiù zhòu wǎn càn shěn

2.轩昂 峨 博 弃 抛  哑然  脍炙闺秀 奇崛 忍俊 

3.拂 仰 拯,措

4.其一,只有俄罗斯语言在我疑惑不安和痛苦思念祖国时给我鼓舞和支持;其二,强调一种语言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

5.如:不苟言笑 贻笑大方 笑容可掬 啼笑皆非 谈笑风生 强颜欢笑 笑里藏刀 谈笑封侯 音容笑貌 前俯后仰 胁肩谄笑 嬉皮笑脸

6.符合要求即可。

7 (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却是顶上功夫;(3)看来毫发不参差;(4)茗碗香腾谴睡魔

8. (1)郁闷,幽微难言的痛楚。(2)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

(以上共22分,其中第1—5题各2分;6—8题各4分)

9.诸葛亮运用高超的论辩艺术击败东吴第一谋士张昭

10. (1)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识哉 (2)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 (3)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这些反问句的运用,显示了诸葛亮凌厉的攻势,使论辩更加犀利,增加了感染力和说服力

11.摆事实、讲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12.奠定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取得胜利的基础

13.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终身的良师益友,具有极强的精神魅力。

14.“瑰宝”是指我们依靠汉字,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生存,为我们民族交流思想、经济、科技、文化,为社会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明都做了巨大无比而珍贵的贡献。“良师益友”是因为它可以不断地帮助你学习;积累、升华、开启智力,甚至提高生命的品位。“精神家园”是因为它们跟古老文化,文明传统紧密相连,是精神与灵魂栖息的港湾。

15.从旅店海外同胞的真切体会的角度来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16.比喻 看到汉字就是回到了家乡,见到了亲人,因为汉字给人以温暖、光明,它使人感到无比亲切,这是多么巨大的精神作用啊。

(以上共20分,其中第9—12题各2分;13—16题各3分)

17.双休日遇雨读书的欣喜之情。

18.环境适宜 心情闲适,读书效果奇佳

19.巧用听觉描写,突出了大雨倾盆,铺天盖地的气势。

20.可以从比喻之美、引用之美、叠词之美、句式之美,情景交融之美等方面来赏析。

21.调动积累,品味写雨的佳句。如:“天街小雨润如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等等。

22. 温柔 狂暴 

23. 环境好,心情好,读书效果好。

24. 巧用听觉描写,突出大雨铺天盖地的气势。

25.可以从比喻之美,引用之美,叠词之美,情景交融之美等方面赏析。

26.写三句即可。

(以上共24分,其中第20、21、25、26题各3分;其余各2分)

27. 根据实况评改。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83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