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政治

常熟一中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初二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分为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大板块,总共有4大题29个小题,考试时间为50分钟,满分为50分。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包括文明礼仪、传统礼仪的现代应用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等内容。题目设计涵盖了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文明礼仪、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青春期心理特点及处理方式。

2017-2018初二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第I 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将其编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每小题1分,共16分)

1.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c

①以礼待人能够让自己更好的立足社会 ②外交礼仪周全,各国就能相互尊重与文明交往

③传统的礼仪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④礼仪文明,不是个人的私事和小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2. 中国传统礼仪非常重视称谓,以下称谓不合适的是

A.向对方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B.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堂”,母亲为“令尊”

C.自己谦称为“愚人”“鄙人”“敝人”等 D.问别人的年龄为“贵庚”“高寿”“芳龄”等

3.“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句话启发我们,生活中要

A. 重视亲情 B.善于沟通 C. 态度亲和 D.调适心理

4.在生活中,人际交往礼仪必不可少,下列选项中不得体的是

A.请人修改叫“斧正”,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原谅说“包涵”

B.公共场合咳嗽时,应侧身用纸巾捂住口鼻,并对旁边的人表示歉意

C.与长者通电话时,要等对方先挂电话,以示礼貌

5、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仪,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容易被人接纳,也有利于办成事情。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社会。关于礼仪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礼仪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②礼仪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和振奋的精神 ③礼仪有助于陶冶身心 ④礼仪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源远流长,其中深深蕴含着民族的“魂”和“根”,所以我们对传统礼仪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①加倍地珍惜传统的礼仪和习俗,全盘接收并继承发扬 ②不能死板地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 ③用科学的态度,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把传统的礼仪习俗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为加强对公众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推动文明出境游,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个出境中国游客的手机都会收到文明旅游的提醒短信。这启示我们

①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出境游越来越多

③出国旅游要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④文明礼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8.阅读漫画《砌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是闭锁心理,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常见的心理

B.这是逆反心理,青少年与父母交往中正常的心理

C.这是自弃心理,青少年进入青春期自我封闭的心理

D.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会自然消失

9.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A.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B.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C.重礼仪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D.礼仪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基础工程

10.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以下说法正确的

①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②会让人感到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③是人类最常用的礼仪之一 ④即使不是出于真心,也能拉近彼此距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在人际交往中,下列行为体现文明交往品质的是

①给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耐心细致地讲解数学题 ②为人热情,不拘小节

③与人交往时,谦虚恭敬、彬彬有礼 ④为活跃气氛,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 ①②

12.“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古人提倡的待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A.主动交往 B.要有“同理心” C.要不卑不亢 D.热情谦虚

13.与人相处,我们要学会

①欣赏他人,尊重差异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以怨报怨,以牙还牙 ④ 换位思考,耿耿于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同学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因为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②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

③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④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任何人都不能期待友谊自动找上门来,这就告诉我们

A没有朋友的人会很孤独 B要主动地与人交往

C自尊的人往往心理闭锁 D友谊不能吝啬奉献

16、在中学时代,异性交往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男女同学在交往时应把握好“度”。这个“度”是指

A.应尽量避免肢体、语言接触

B.应加强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不要有任何单独交往的机会

C. 男女生之间应互相尊重,讲究文明礼貌,自重自爱

D.男女同学应把对方当做同性来交往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相应空格内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于别人的无礼,我们可以适当的求全责备。

1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于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积极继承和发扬。

19.为了表示对主人和当地风俗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主随客便”。

20.个人做到清洁卫生不仅会给人以美感,而且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

21.在同学身上,我们可以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

22.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更能助人走向成功。

23.“言为心声,语为人镜”意思是要做到态度亲和。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诫我们要慎重择友。

25.在介绍别人认识时,要遵循“尊者居后的原则”。

26.人际交往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

第II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共12分)

27.【文明.礼仪】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1)以下是同学围绕中华文明礼仪收集的名言警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

材料二:常熟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全面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弘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形象,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学礼仪,展文明,扬正气,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的倡议。

(2)从个人礼仪角度说说作为中学生如何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2‘)

【礼仪.习俗】

28.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世瞩目,更令人瞩目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成为中国企业的投资热土。但是中国企业要想在国外站稳脚跟,首先要学习一些当地语言,哪怕是最简单的打招呼和致谢;其次,与当地人做朋友。与当地居民成为朋友,摸清当地的情况,如宗教信仰、人文历史、民俗习惯等,不仅可以方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生活上也会更加便利;第三,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尽量避免触犯法律红线,这不仅是对当地民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入乡随俗的?(6’)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9. 【交往.友谊】

材料一:青春是一首优美的诗,字里行间透着青涩与欢乐;青春是一个神奇的魔方,转动着七彩的年华。某七年级学生认为,“作为中学生,需要学好各门功课,但不能和异性同学交往”。

(1)请运用“相逢在花季”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5分)

材料二: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不管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男女生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女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事物理解较容易,记忆力强,语言的发展优于男生。男生,慢慢变得理性,喜欢抽象的东西,动手能力比较强,学习理科类的科目比女生有略微优势。这时期的男生,智力发展活跃,情绪变化较快,有些叛逆,自尊心很强,比较好面子,而且注重哥们儿义气。

(2)运用《同窗之谊》知识回答,材料说明了什么?(2‘)为此,我们该怎么做?(3‘)

材料三:青春期是美好的,同学之间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亲近自然,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在交往的过程中收获弥足珍贵的友谊!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你认为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2分)

2017-2018初二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答案

一、单选:

CBCDD BDAAC DCABBC

二、判断:

BBBBA ABAAA

三、简答

27、(1)①以礼相待(或讲究礼仪)

②要有“同理心”;

③我们应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展示高雅气质和美好心灵

④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不卑不亢

(2)个人仪表要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要彬彬有礼

28、①“要学习一些当地语言。哪怕是最简单的打招呼和致谢”体现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主动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

②“与当地人做朋友。与当地居民成为朋友,摸清当地的情况如宗教信仰、人文历史、民俗习惯等,不仅可以方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生活上也会更加便利”体现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③“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尽量避免触犯法律红线,这不仅是对当地民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体现在入乡随俗时,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不随波逐流。

四、分析说明题

(1)、认为“中学生,需要学好各门功课”是正确的,因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1’)

但认为“不能和异性同学交往”是错误的,(1’)作为中学生,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防止“过”与“不及”(1’)不过分拘谨,不过于严肃;不过分随便;不摘“青苹果”;相互尊重、关心和帮助(任意三点得3分)

(2)、①男女生在体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2’)

②我们要尊重异性同学;把握好各自的角色定位;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3’)

(3)①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庇护②慎重择友③在平凡中让人感动,善于体察朋友的感受和需求④要有分寸和空间(任意两点的两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38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