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政治

徐州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期中检测题,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时政热点、法律常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涵盖了宪法教育、时政热点、法律常识、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法律与道德的理解、对时政事件的关注以及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认识。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

确的选项。(每题3分,共51分)

1.,获得我国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院士 和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员颁奖。

A.赵忠贤 屠呦呦 B.张存浩 程开甲 C.郑哲敏 王小谟 D.袁隆平 吴文俊

2.,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获得777张有效选票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A.梁振英 B.林郑月娥 C.曾俊华 D.胡国兴

3.中央电视台播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A.天津滨海新区 B.广州南沙新区 C.河北雄安新区 D.北部湾经济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17年教育工作: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

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以上举措

A.满足了每一位公民享有绝对平等的教育权利

B.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C.说明我国义务教育的不平衡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善

D.杜绝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维护了社会正义

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①小勇看到爸爸醉酒驾车又不听劝阻,及时拨打“ ②小英将同桌小兰考试作弊的事告诉了老师 ③小明为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小刚痛打一顿 ④学校取消了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小林的荣誉称号,因小林从学校图书馆偷了一本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有个性,于是追求、模仿。

对于青少年吸烟的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B.吸烟不是追求真正个性的表现

C.吸烟会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D.吸烟是不良嗜好,对他人没有影响

7.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然而,“摇一摇”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由此我们要

①满足好奇心理,广泛结交朋友 ②做好信息管理,保护好个人隐私

③设置验证信息,审慎添加好友 ④不轻易接受搭讪,谨防上当受骗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

A.社会的文明程度 B.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积极感受

C.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D.强烈的好奇心

“徐马”来啦!,徐州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很多市民踊跃报名参加“迷

你马拉松”(7.5公里),途经徐州最美跑道:湖西路——玉带路——珠山西路——湖

中路——音乐厅——二环西路近音乐厅。市民选择这种休闲方式

①能够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②能感受生活中的美

③只是培养了欣赏自然美景的情趣 ④有利于我们陶冶情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夏衍临终前感到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她开门欲

出时,夏老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醒来。“不是叫,是请。”成了夏老的遗言。从中可以看出夏老

①心怀正义,有同情心 ②尊重别人

③平等待人 ④与人交往讲究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自起施行,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开篇之作。这体现了法律的基本特征是

A.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网络安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

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远离网络,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 B.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网络上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C.不泄露个人隐私,保守国家秘密 D.网络安全问题事不关己,无需多虑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

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维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孝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

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

为。”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②道德的规范作用要比法律的大

③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④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必须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国家考试作弊,最高可判刑七年。下图《作弊入刑》中的

“枪手”“被替考者”受到刑罚处罚的理由有

①他们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②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触犯了刑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 D. 公安机关

17.河南几位“90后”青年因逃避服兵役,受到“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两年内禁止出国(境)和升学”的严肃处理。这说明

①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不可放弃

③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④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第18—20小题,共49分)

18.简答题(13分)

材料一: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发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

(1)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什么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9分)

材料二: 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因规定的“收容遣送制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迁徙自由、行动自由和择业(劳动)的自由,经过法定程序的审查自被废除。同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2)结合所学法律相关知识,分析该办法被废除的依据。(4分)

19.简答题(18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它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发展。某班同学围绕“从众心理”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阅读以上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第一组和第二组搜集的材料,结合从众心理的相关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简要分析。(6分)

(2)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盲目跟风转帖不实言论的现象,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6分)

(3)结合第三组的材料,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6分)

20.探究题(18分)

信息一: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某项调查得出的我国网民学历结构图如下:

(1)结合信息一的图文资料,简要概括其反映的主要信息。(4分)

信息二:针对中学生上网,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儿是‘天堂’;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儿是‘地狱’。”

(2)简要说明网络为什么既是天堂又是地狱?(6分)

信息三: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2016年2月,文化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六部委部署开展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工作,多管齐下,净化网络空间。

(3)请从法治和道德的两个角度,为净化网络空间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51分)

非选择题(共49分)

18.(13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每一位公民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每点3分,答出其中三点可得满分)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分)该办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宪法相关规定相抵触,因此被废除(或该办法侵犯了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与宪法相抵触,因此被废除)。(2分)

19.(18分)(1)从众心理具有双重影响(或从众心理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2分)一方面,从众心理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2分)另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2分)

(2)我们要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对于不实言论不要随意转发散播;克制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诱惑。(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3)提高知识水平,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砺坚毅性格;增强独立意识,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面对权势时不委曲求全。(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20.(18分)(1)我国网民规模较大,互联网普及率高,互联网事业发展迅猛;(2分)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网民中中学学历的数量较多,在网民群体中占主体。(2分)

(2)网络是把双刃剑(或网络对青少年具有双重影响);(2分)网络可能是孩子成长的知识宝库,正确利用网络会给学生成长和发展带来巨大促进作用;(2分)网络上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若沉溺于网络,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可能导致学习退步,甚至走上歧途。(2分)

(3)法律角度: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来规范网络环境;相关执法部门加大对网络环境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严格制裁网络违法犯罪现象。(每点2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可得4分)道德角度:提高网民的素质和公德意识;多做宣传,提倡文明、绿色上网;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及时主动的举报网络上的不法行为。(每点2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可得4分)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40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