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09年秋陕西宝鸡金台卧龙寺中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09年秋学期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中学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涵盖了多个化学概念和知识点,包括化学反应、物质分类、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实验操作等。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等形式,全面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数学试卷主要考察了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以及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

2009年秋学期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中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卧龙寺中学 吴玉祥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2.减少污染,规范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发出耀眼的光且火星四射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通有甲烷气体且点燃的导管上方,只能看到烧杯壁上有水珠形成

4.加油站是要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场所,据此判断加油站最醒目位置出现的下列标志图中不正确的是                                                           【  】

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6.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1       B.2∶1        C.4∶1        D.5∶1

7.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硬水       D.浮有冰的水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

9.有关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O中没有氧气,它不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0.有一种新型“即热饭盒”,其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Mg+2H2O   催化剂  Mg(OH)2+X↑,从而放出热量,加热食物。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出物质X属于                     【  】

A.单质      B.化合物       C.惰性气体    D.混合物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H2O   通电     H2↑+O2↑    

B.3Fe+2O2   点燃     Fe3O4

C.H2O+CO2=H2CO3            

D.2Fe2O3+   高温   4Fe+3CO2↑

12.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奥运会于2008年在北京召开。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奥运会有关的下列问题。

(1)人类获得的能量绝大多数来自于天然气、              和煤等化石燃料。但北京奥运会使用环保燃料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北京奥运会坚决反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16H16O3,该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通过半年的学习,我们已经能书写并读过许多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回忆你在书写和读时的情景,你可能知道:化学式的组成中除了有字母外还有           ;化学方程式中的“+”读作             。

15.说明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原因:

①HgO  Hg+O2↑  原因:                                  ;

②S+O2=SO2 原因:                                   。

16.下左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          ;X=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17.请指出上右图过滤装置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1)                                                             ; (2)                                                           。

18.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C4H5O5Na),它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则苹果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上述所列举性质中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是指它的                            性质。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在保存苹果酸钠时应注意: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19.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量大时都能使人死亡,试说明二者使人死亡的原因有何异同。

20.如图甲所示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酒精灯下面的方木块的作用是什么?

(2)对这个实验进行加热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

(3)将甲装置图与乙图装置连接,导管放在A或B的位置时,实验过程中你看到乙图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并简单进行解释。

 21.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什么?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使火焰再大些。

22.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都要装入少量的水。两种情况中的水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3.“神州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神州七号”太空舱利改变了“神舟”六号利用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原理,而是采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从而减少携带物品的质量。

(1)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若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前,把A、B、C、D中的玻璃管相连时,都是通过胶皮管连接,为了能顺利地连接,你的方法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6)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L)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C      5.A      6.D

7.D      8.C       9.C     10.A     11.A      12.C

二、13.(1)石油    C3H8+5O2   点燃   3CO2+4H2O    (2)12∶1∶3      14.数字    和(与)

15.①没有配平    ②没有反应条件                16.19.00    20    8    B、C

17.(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18.15.8%    物理    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三、19.相同点:都使人缺氧而死亡。(1分)

不同点:二氧化碳量大时氧气的含量就小,从而使人得不到呼吸的氧气而窒息(2分);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和氧气结合,

使人体缺氧而死亡。(2分)

20.(1)固定酒精灯的位置,使其利用内焰加热(1分)

(2)先用酒精灯在试管的底部来回移动加热,然后固定(1分);防止试管底部炸裂(1分)

(3)放在A处上面的蜡烛先熄灭(1分),放在B处时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1分)。

因为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和密度比空气大(1分),放在A时,二氧化碳下沉先到达上面的蜡烛处(1分),

放在B时,二氧化碳下沉到烧杯的底部后再上升,先到达下面的蜡烛处(1分)

21.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还可以用嘴吹或用其它物体扇等。(2分)

22.不同(1分)。甲中的水是防止生成的红热熔融物掉落瓶底,使集气瓶破裂(2分);

乙中的水是吸收燃烧产物,防止SO2 污染空气。(2分)

四、23.(1)催化剂(1分);+2(1分)(2)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1分)    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1分)

(3)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1分)

(5)2Na2O2+2H2O===4NaOH+O2↑(1分)

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等。(1分)

(说明:只要答出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就给分)

(6)解:氧气的质量为:×/L=

该潜水艇中每天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24×=即(1分)

设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156/32=x/

x =

答: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6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