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10-1初三物理期末考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物理学科期末练习卷,包含五个大题,涵盖了浮力、压强、密度、电路分析及计算等多个知识点。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浮力、压强、密度、电路分析及计算等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

九年级理化学科期末练习卷(2011.1)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普通白炽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

A.4瓦 B.40瓦 C.400瓦 D.4千瓦

2.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

A.托里拆利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3.下列情景中,浮力增大的是 (  )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B.船在码头上装载货物

C.人从游泳池中上岸

D.潜艇在深海中下潜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上浮的物体才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

B.将体积不同的物体浸在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C.密度大于水的物质构成的物体也可以浮在水面上

D.物体只有浸在液体中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C.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D.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

6.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用线切鸡蛋 B.用刀削苹果 C.用针绣花 D.用厚纸片垫后

手提“马夹袋”

                  图1

7.根据公式R=U/I,对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阻值为零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1,同时断开电键S2,灯泡L1和L2均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闭合电键S2,灯泡的亮暗和二个电表的示数没有任何变化。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图2              图3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铁块体积为500厘米3,全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  (1)  厘米3,排开水的重力为  (2)  牛,受到水的浮力为  (3)  牛。

10.在图3所示的容器中,有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浸没在某液体中,它的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2000帕,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3000帕,则正方体的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  (4)  牛,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  (5)  牛,正方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为  (6)  牛。

11.小王的质量为50千克,体检时,从身体中抽出10毫升的血液,测得质量为10.5克,则小王血液的密度为  (7)  千克/米3,小王身体中的血液约为4000毫升,则全身血液的总质量为  (8)  千克。如果从身体中抽出的10毫升血液密封保存后从地球带到月球,质量为  (9)  克。(1毫升=1厘米3)

12.某照明灯的额定电压为36伏,正常发光时通过灯的电流为1.5安,则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为  (10)  欧,10秒内通过该灯丝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1)  库。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灯泡灯丝的阻值  (12)  零(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13.在表一中,参考例题把表格填写完整。

表一:

14.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灯泡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16)  ,电压表的示数将  (17)  ,灯泡亮度变  (18)  。(前二格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最后一格选填“亮”或“暗”)

      图4               图5

  15.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和B由同种材料制成,把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3000帕和2000帕。如果把正方体A放在正方体B的正上方,则A对B的压强为  (19)  帕;如果把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二后,剩余部分放在正方体B的正上方,则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  (20)  帕。

16.在观察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导体截面积S1>S2)

 观察图5所示实验,对照表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表二

①从电源负极引出的导线将导体A连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将导体B连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较小,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21)             ;

②从电源负极引出的导线分别将导体B、导体C和导体D连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均不相同,由此可以初步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度、  (22)  和  (23)  都有关。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在图6中,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压力F。

18.在图7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把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填入后要求:当电键S闭合时,灯泡L1和L2串联,且都能发光。

图6               图7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某汽车油箱的容量为40升,如果汽油的密度是0.7×10-3千克/米3,求油箱装满时所储存的汽油的质量。(1升=1×10-3米3)

20.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电阻R2的阻值为2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安。求:

① 电源电压。

② 电流表A的示数。

③ 电阻R1上的电功率。

图8

21.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欧 2安”字样。电源电压为7.5伏且不变。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

① R1两端的电压。

② R2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③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达到所选量程的最大值〔电流表(0-0.6安)、电压表(0-3伏)〕,且电路能正常工作。求满足上述要求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

图9

2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求: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在保持正方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表三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表三:

③ 计算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2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 实验器材有:空饮料瓶、橡皮膜、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和  (1)  。

② 某小组甲同学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有橡皮膜,竖直放置后从另一端注入水,如图10(a)所示;乙同学将扎有橡皮膜的一端直接插入盛水容器中如图10(b)所示;丙同学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玻璃管的侧壁上开二个圆孔,圆孔上贴有二块橡皮膜,插入水中后如图10(c)所示。观察图10(a)、(b)、(c)三次实验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2)       。

③ 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又用水和盐水做了如图11(a)、(b)、(c)三次实验,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  (3)  和  (4)  有关。

(a)     (b)        (c)      (a)水 (b)水 (c)盐水

      图10                       图11

24.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 实验原理:  (5)  。

② 实验前,某同学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并使电键处于  (6)  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如图12中  (7)  (选填“a”或“b”)处。

③ 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当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8)  瓦。

④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所示,这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9)  瓦,灯泡比正常发光情况下  (10)  (选填“亮”或“暗”)。

   图12                 图13

25.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 实验目的:探究通过金属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形成电阻概念,从而得到  (11)  关系。

②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金属导体、电流表、电压表和若干导线。

③ 实验中,用  (12)  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④ 实验得到数据如表四所示

表四:

由表四得出初步结论: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13)  关系。

26.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① 现有几块大理石小块,质量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某小组同学探究这些小块大理石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  (14)  测量大理石的质量,用  (15)  和水测量大理石的体积。

② 小组中甲同学在其中取出一块大理石分别测量三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五中,小组中乙同学在其中分别取出大小不等的三块各测量了一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六中,

③ 分析表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  (16) 关系。

④ 你认为甲同学和乙同学的方法比较,  (17)  的方法是正确的(选填“甲同学”或“乙同学”)。理由是       (18)       。

表五:                  

表六: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67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