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重点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化学反应类型、仪器使用规则以及基本化学概念的理解。题目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反应类型(尤其是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等)、仪器使用规则、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以及物质分类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药量,液体取用的最少量为( ) mL B.1-2mL C.5mL D.5-6mL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黑火药爆炸

3.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镁带燃烧、玻璃破碎 B.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

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烧D.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煤燃烧、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的石灰水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abcdfe

8.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布扑灭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通电 点燃

A.水——氧气+氢气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 点燃

C.铝+氧气——氧化铝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

11、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12、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13、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 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1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硫粉 C.铁丝 D.氢气

16.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集气法C.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8.通常情况下, 空气中氧气约占(  )A.     B.     C.     D.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沉淀出现 B发光、放热C颜色变化  D生成新物质

20.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2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质量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22、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

A 一定会发光和发热 B 一定会有颜色的改变 C 一事实上会有沉淀生成 D 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23、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 )

A 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起剧烈的化学反应

B 很活泼,在常温下能跟所有物质起反应

C 不活泼,常温下不跟其它物质起反应

D 比较活泼,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24、如图所示,这是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是( )

A 强氧化性 B 密度比空气小 C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沸点高

2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 ② 夹试管的铁夹夹得过紧 ③ 试管外壁有水 ④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⑤ 忘记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⑥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⑦ 收集氧气完毕,先撤酒精灯。

A 全部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③④⑤⑥

26、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会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是( )A 铁 B 铝 C 碳 D 磷

27、实验时,不能用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 )A 量筒 B 集气瓶 C 试管 D 烧杯

28、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试管 ② 烧杯 ③ 试管夹 ④ 酒 精灯 ⑤ 蒸发皿 ⑥ 石棉网 ⑦ 铁架台(带铁圈) ⑧ 坩埚钳

A ①③④ B ②④⑦ C ②④⑥⑦ D ④⑤⑧

2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空气 B.铁丝 C.二氧化硫 D.氧气

30、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酿酒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烂

3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3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燃烧匙

3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及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34.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 )。

A.手握试管,上下晃动 B.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摆动C.手握试管,用臂摆动 D.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

3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36.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37、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B.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C.将水直接倒人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

38.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

A.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 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收,也可直接倾倒

39.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 B.易使酒精灯熄灭

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熔化

4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4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二、填空题:

1.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 、 ,其中 温度最低, 最明亮, 温度最高,所以常用酒精灯的 加热。

3.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4.用容积为 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      。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3)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4)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5)加热高锰酸钾:

6、请写出由于操作错误引起下列现象的原因:

(1)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燃烧,瓶底炸裂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色。 。

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比较有哪些优点?

(1) ;(2) 。

8.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          ,        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9.(1)液体药品经常盛放在   里,取用时,瓶塞应   在实验台上,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    。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   ml,拿试剂瓶时标签要 手心

(2)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   性,有    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    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更不得尝      。

(3)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

(4)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    处;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10、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在这个实验中,二氧化锰叫做 ,它在实验前后的 和 没有发生变化,它在实验中起 作用。

11.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③ 。

(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 。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 ;

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 以下,其目的是 。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式 。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其原因是: 。

12、根据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写出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 B装置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其中的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

(3)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甲装置应该与________ (填“C” 或 “D”) 装置连接,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时(装置丁) ,发生了下列情况,请简要地写岀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①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__________,致使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中。②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其原因是: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别写出这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7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